-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采石场监测方案
地质灾害监测之采石场监测专项方案目 录一. 工程概况31.1工程概述3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3二. 地质灾害区域预警预报原理32.1 统计学依据32.2 预警对象32.3 国内外研究状况42.4 地质灾害区域预警原理52.4.1 隐式统计预报法52.4.2 显式统计预报法52.4.3 动力预警方法6三. 监测内容与布置93.1 测斜监测93.1.1 点位布置93.1.2 选用仪器93.1.3 设备埋设103.1.4 采集频次11四. 数据无线传输方案12五. 数据无线监测方案与传统人工检测优势15六. 综合管理软件16七.设备清单17本项目预期达到的效果如下:1、能够实现远程自动化监控,无需人员进行监控,采集方式有定时间采集、特殊事件采集等。远程自动化采集可以实现远程采集监控,无需人员多次进入施工现场。2、系统实现无线传输,无需长距离布设线缆、光缆。3、实现测试数据信息化管理,相关人员可以通过不同权限登入以太网或者利用手机取得现场结构安全数据及安全评估信息。4、当结构出现异常信息是,系统自动进行预报警,在监控中心以声音以及警示灯(屏幕警示)方式进行报警,并通过短信方式将信息及时转达给相关管理人员。最终该系统达到的效果是在施工期间,使结构安全监控达到:自动化、信息化、实时性等效果,从而真正保障结构施工时的安全。一. 工程概况1.1工程概述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二. 地质灾害区域预警预报原理2.1 统计学依据(1)分析发现,滑坡的发生在过程降雨量和降雨强度两项参数中,存在着一个临界值,当一次降雨的过程降雨量或降雨强度达到或超过此临界值时,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即成群出现;(2)不同地区具体一条沟谷的泥石流始发雨量区间为10~300mm,差异之大反映了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的差异。(3)在降雨过程的中后期或局地单点暴雨达到临界值时出现突发性群发型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滑坡以小型者居多;(4)大型滑坡常在降雨过程后期或雨后数天内出现。2.2 预警对象预警对象主要是降雨、融冻等极端气象条件变化引发的区域或流域群发型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局地暴雨影响下的完好斜坡地区是坡面型“链式”反应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发地区,这类地质灾害具有显著的特点,是实施预警预报和群测群防的重点与难点。(1)区域性:一般在数百至数千平方千米内出现。(2)群发性: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在某一区域多灾种呈群体出现。(3)“链式”反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在同一地点逐次快速转化,破坏力极强。(4)同时暴发性: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链”在数十分钟~数小时内先后或同时出现,具有突然暴发性,宏观上完好的坡体突然滑塌或“奔流”;当地人称为“涡旋炮”或“山扒皮”。(5)持续超强降雨作用:局地区域性持续超强降雨造成极大冲刷力,使达到过饱和状态的松散堆积层奔涌而下。 (6)地形陡峻,地质结构上软下硬:一般斜坡坡度25°~70°,高差100~400m;地质上具备二元结构,上为松散堆积层,下为坚硬基岩,容易在二者的接触处形成强大渗流带;松散堆积层厚度小,一般0.5~5m。(7)植被类型特殊:生态环境不利于固坡稳定,如大量种植毛竹、杉树等浅根性、速生速长类树种,在持续的暴风、暴雨“耦合”作用下加剧斜坡表层的整体破坏。(8)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房屋、道路建设切坡而很少维护,缺乏地质环境保护意识。房屋结构简易、破旧,房屋结构抗破坏强度低。缺乏灾害风险意识。(9)后续性:大型滑坡一般出现在降雨过程后期,甚至降雨结束后数天,如中国新滩滑坡(1985年6月12日),菲律宾特大滑坡灾难(2006年2月17日)。(10)发灾区域总体造成人员伤亡和各种财产损失重大,但单点损害的规模较小。2.3国内外研究状况据统计,全球约有23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对降雨滑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以美国、意大利、中国香港(地区)、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中国等开展全国性或典型地区的研究。中国香港(Brand.et.al,1984)、美国(Keefer.et.al,1987)、日本(Fukuzono,1985)、巴西(Neiva,1998)、委内瑞拉(Wieczorek 等,2001)、波多黎各(Larsen Simon,1993)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曾经或正在进行面向公众的区域性降雨滑坡实时预报,预报的地质精度可以达到以小时数量级。这些国家和地区一般都开展或完成了比较详细的地质灾害调查和深入的灾害发育特征、灾害易发区或危险区分区评价研究,拥有长期、比较完整的降雨资料,具有布置密度比较合理的降雨遥控监测网络和先进的数据传输系统。其中,中国香港和美国预警系统的发展过程最具代表性。2.4 地质灾害区域预警原理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状况,基于气象因素的地质灾害区域预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国家体育总局事业单位招聘(79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第10课《数据错误及时验》.doc VIP
- JGJ-T231-202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pdf VIP
- 必威体育精装版CQI-27铸造系统评估表 第二版(2023).xls VIP
- 水泥制品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docx VIP
- 农机液压系统检修 压力阀检修 压力阀认知.pptx VIP
- IPC-9797中文版CN2020符合汽车应用要求及其他高可靠性应用要求的压接标准.pdf VIP
- 【国海证券-2025研报】生益科技(600183):公司深度研究:全球覆铜板龙头,周期向上、AI需求驱动成长.pdf VIP
- 小型气象监测系统【参考】.doc VIP
- 《猪病诊断与防治》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