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拿手法学 考试重点整理
推拿手法学
绪论
推拿手法学:是学习研究推拿手法的术式结构,动作原理,技能训练,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
《引书》于1984年出土于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汉墓,内容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导引养生学成就,其中也有颞颌关节脱位口内复位法的最早记载。
《五十二病方》于1973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手法医学的成就。
《黄帝内经》对推拿手法的贡献
确立了手法医学的正式学科名----按摩
阐述了推拿手法的作用机理:温经散寒,活血补血,舒筋通络
提出了推拿手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特殊手法的运用:按压腹主动脉法,按压颈动脉法
膏摩的运用:《灵枢-经筋》记载用”马膏”膏摩法治疗面神经麻痹
手法推拿与定穴的运用
按摩人员的选材与考核
第一部推拿专著:《黄帝岐伯按摩》
第一部小儿推拿专著:《小儿按摩经》
《金匮要略》书中首次提出了膏摩一词,并将其与针灸,导引法并列,用于预防保健。膏摩方:头风摩散
书中有手法抢救自缢死的首次记载
《肘后备急方》晋代葛洪,书中记载手指相对用力且协同操作的捏脊法和作用力向上的腹部抄举发,其中的拈脊骨皮法被后世冠以捏脊法之名而在小儿推拿领域得到了重用。
唐宋时期:
1.推拿医学教育和医疗体系的建立 按摩科
八疾:风,寒,暑,湿,饥,饱,劳,逸
2.《诸病源候论》 隋代巢元方 该书所有的病症均无方药处方,却提出了详细的“补养宣导”之法,即对症导引疗法。 唐代第一科:祝由
3.《千金方》唐代孙思邈
a. 倡导小儿按摩
b. 膏摩法在《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中得到了又一次总结
c. 重视养生保健手法
d.丰富多彩的手法应用:提出治疗颞颌关节半脱位,在手法牵引复位后”当疾出指”
e. 手法用于诊断与定穴
4.《外台秘要》王焘保存了一些宝贵的推拿手法资料
a. 脊柱手法的记载:脊柱按压法
b. 其它手法:治疗霍乱转筋的手拗脚趾法,治疗大小便不通的捋腹通便法,摩小腹下死胎法,捉筋治噎法,治疗咽喉舌疾的下颌关节爪法
5. 《圣经总录》:“开达抑遏”四字概括了按摩的功用;将封裹膏摩与手法复位和用药并提,作为正骨疗法的常规;中指熨目法,掌心熨目法治疗目昏暗和目暗
6. 《十产论》中助产手法,亦可保健按摩
明代:
1.明代按摩科变迁 万全《幼科发挥》《育婴秘诀》有多处小儿推拿意外的记录
2.小儿推拿的兴起:
“推拿”一词最早记载于1576年张四维的《医门秘旨》
小儿推拿体系的建立:标志是《小儿按摩经》的问世和一批小儿推拿专著的诞生。
《小儿按摩经》收录于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作者提“四明陈氏”
重要推拿专著:《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
3.《景岳全书》中的推拿手法:刮痧法,手法定穴,手法助产,其它
4.《寿世保元》指压麻醉止痛法
清代:推拿基本上是在民间生存和发展,以“正骨八法”为代表的骨伤类手法在正骨科中确立了地位;小儿推拿疗法从南方向全国辐射,治疗范围扩大,手法渐多
1.‘《医学综鉴》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推,拿,按,摩
2.“骨错缝”学说与脊柱手法
3.《厘正按摩要术》张振鋆
4.《石室秘录》中揉腹法:这里对揉法操作“不可缓,不可急,不可重,不可轻”而“以中和为主”的要求,适用于大多数推拿手法
第三章
推拿手法:是指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术者以手或肢体其它部位,或机械,按照特定的,规范化的技术动作要求,在手术者一定的部位或腧穴上所做的以防治疾病和保健强身为目的的操作。
命名:(1)手法动作的基本形态及运动轨迹命名
着力部位:指端推法,掌按法,鱼际揉法,小鱼际擦法,掌擦法,肘推法等
受术部位:颈椎拔伸法,腰椎扳法,捏脊法,摇肘法,摇肩法等
受术者关节运动方向:颈椎旋转(斜)扳法,腰椎旋转复位法,腰椎后伸扳法,肩关节前上举扳法等
受术体位:仰卧位颈椎拔伸扳法,俯卧位腰椎摇法,坐位腰椎拔伸扳法等
器具:牛角扳刮法,桑枝棒击法
(2)手法动作形态取类比象命名
黄蜂入洞法,打马过天河法等
(3)组成手法的术式成分命名
推摩法,按揉法,拿揉法,牵抖法等
分类:1.根据手法动作形态分类
6类: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挤压类,叩击类,运动关节类手法
2.根据手法术式的结构的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