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历史2、3、8、9复习课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上历史2、3、8、9复习课件

“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请回答: 1、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它是哪国的哪位统治者制定的? 2、制定这部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3、这部法典的世界地位怎样? 种姓制度的影响: 佛教的传播 6.孕育了古代西亚文明的大河是? ( ??? ) ?A.印度河 ?B.黄河 ?C.尼罗河 ?D.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4.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 ?B.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 ?C.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D.对人类文明贡献最大 * 第2、3、8、9课 古中国 古印度 古巴比伦 古埃及 文明象征 文字 国家出现时间 发源地 文明古国 共同点 a.发源于大河域; b.是奴隶制国家。 尼罗河流域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 印度河 黄河 约前3500年 约前3500年 约前2500年 约前2070年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甲骨文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汉谟拉比法典 种姓制度 分封制、万里长城等 右边是一种古代建筑的图片。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这是哪个文明古国的什么建筑?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古巴比伦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右图向我们形象揭示印度社会的什么现象?( ) A、千手观音 B、氏族制度 C、佛教创立 D、种姓制度 D 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2、西方文明之源 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 希腊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 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高峰: 当政期间。 古希腊 雅典 伯利克里 伯利克里改革: 政治: 扩大________权利,全体_____________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________________。 文化教育: 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影响: _______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__________________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启示: 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内容 公民 成年男性公民 公民大会 雅典 奴隶主民主政治 雅典城邦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A.存在过君主制 B.城邦面积都很大 C.实行分封制 D.实行民主政治 解析:A项是雅典城邦早期出现的,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相似,不是突出特点,所以不符合题意;B项说法不正确;C项只符合中国;D项实行民主政治才是最突出的特点。 雅典境内多山,不宜经营农业; 临近海洋多天然良港,海上贸易发达,这使雅典的工商业发达. 亚非文明古国发源于大河流域,因此以农业经营为主。 属于大河文明 属于海洋文明 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类型。 公元前8世纪 公元前509年 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 公元前2世纪 公元前1世纪 公元前49年 公元前27年 395年 476年 罗马建城 建立共和国 布匿战争(VS迦太基) 称霸地中海 社会危机 凯撒夺权 屋大维称帝 罗马帝国建立 帝国分裂 西罗马帝国灭亡 西欧奴隶社会结束 罗马发展线索 9.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可以帮助你比较直观地了解一个国家的发展概况。下列事件均与古代罗马有关,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①⑤③②④ D.③①⑤②④ C 文字名称 发明者 流行区域和时间 意义(影响) 古埃及(公元前3000年左右) 埃及人 苏美尔人 两河流域(公元前3000年左右) 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 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甲骨文 中国 (商朝)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 这句话出自哪部法典? 这部法典是用什么文字写的? 名称 创立时间、人物和地点 基本 教义 经典 佛教 基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