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出击】ASUS CG8270 ASUS CM6870 ASUS AIO ET2411.docVIP

【全面出击】ASUS CG8270 ASUS CM6870 ASUS AIO ET2411.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面出击】ASUS CG8270 ASUS CM6870 ASUS AIO ET2411

【全面出击】ASUS CG8270 ASUS CM6870 ASUS AIO ET2411 编辑评价 紧跟英特尔步伐推出的华硕全系列台式机产品,不仅在硬件平台上率先迈入了22纳米工艺的时代,而且依托自身在板卡制造方面的优势,令整机产品在稳定节能方面具有更好的表现,虽然涉足台式机领域的时间并不算很久,却站在了一个很高的起点上。 熟悉硬件的朋友想必都知道英特尔公司的“Tick-Tock”战略――奇数年更新处理器的制造工艺,偶数年更新微架构。比如我们所知道的2005年推出65纳米工艺、2007年推出45纳米工艺、2009年推出32纳米工艺;但是,这一次的22纳米工艺稍微有些滞后――英特尔公司正式发布Ivy Bridge核心的时间已经是2012年的4月。虽然来得略迟了一些,但是英特尔对于新一代22纳米酷睿处理器显然还是寄予厚望的,认为它的问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一点从发布会上的比喻就可见一斑――把90纳米工艺问世比作第一辆自行车、把65纳米工艺比作第一辆汽车、把45纳米工艺比作第一辆火车、把32纳米工艺比作第一架飞机,而这次发布的22纳米Ivy Bridge新酷睿,则被比作第一次登月(细心的读者也不要深究发明汽车、火车的先后顺序,只是一种比喻方式)。 Ivy Bridge是英特尔命名的新酷睿处理器的第三代产品(从Core i3/i5/i7的命名方式开始,第一代是Bloomfield和Lynnfield,例如Core i7-950、Core i5-750;第二代即统一为Sandy Bridge,命名方式为2开头的四位数字,如Core i7-2600、Core i5-2400;第三代Ivy Bridge则以数字3来表明,例如Core i7-3770、Core i5-3550),除了制造工艺进化到22纳米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特性就是采用了创新的3D三栅极晶体管技术。按照英特尔官方给出的性能功耗数字,3D三栅极晶体管奇数能让Ivy Bridge处理器(相对于前一代产品)在低电压时的性能增长37%,在相同性能下的功耗降低50%以上,在睡眠状态下的功耗降低80%以上。简而言之就是“前一代产品和我功耗相同的性能没我好,和我性能相近的功耗比我高”。 以往,英特尔发布新一代处理器之后,PC厂商很少立刻跟进,毕竟要消化消化库存,争取把前一代平台的机器尽可能多的出货。而这次英特尔公司正式发布Ivy Bridge新酷睿后的第二天,华硕公司就推出了全线的新平台产品,从面向游戏玩家的CG8580、CG8270到主流节能机型CM6870,再到一体式电脑ET2701、ET2411,表示出一种欲借助平台更替的时机来抢占市场的决心。作为业界产品线最丰富的制造商,华硕在新品推出速度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需要依赖上游的主板厂商来供货;而且在配件、外设等诸多领域的经验和技术积累,也有助于华硕台式机直接占据一个很高的起点。本次我们评测的这三款产品――CG8270、CM6870和AIO ET2411,恰好覆盖了前面提到的三个分类,虽然模具并不是全新的设计,但是配置上已经升级为新一代的硬件平台。 测试结果▲ SYSmark 2012208 Office Productivity170 Media Creation202 Web Development202 Data/Financial Analysis262 3D Modeling248 System Management179 PCmark 73475 3DMark 11(Performance)4532 CINEBENCH R11.5 OpenGL59.29FPS CPU7.48PTS Windows体验指数 处理器7.7 内存7.8 图形7.8 游戏图形7.8 主硬盘5.9 得分越高越好 得分越低越好 ASUS CG8270 华硕C G8270机身流线型的外观设计是源自于跑车的灵感,倾斜式的结构可以让冷空气更容易于从机身下方流入机箱之中,从而可以让风扇以较低的速度运转,使噪音降至最低。虽然它在外观设计上不如华硕玩家国度(ROG系列)的电脑那么张扬,但是简洁明快的线条同样透着一股很酷的味道,尤其是在开机后机身中央的ASUS标志被LED背光点亮时。 送测的C G8270采用了基于Ivy Bridge核心的Core i7-3770的新酷睿平台,搭配8G B DDR3内存和GeForce GTX 560T i高端显卡,确保玩家在面对任何3D游戏时都无往不利。同时该产品还配备了华硕特有的CPU Level Up工具,包含原厂预先设定的超频设定值,使用者无须具备超频的知识,也可轻松提升CPU性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