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殿试中偏重书法之弊述论
清代殿试中偏重书法之弊述论 清代殿试中偏重书法之弊述论 冯广贺 [内容提要] 清初殿试中即偏重书法,这与后来无别,只是偏重的程度以及书法的 内涵有所不同而已.所谓以书法取士,启于乾隆朝,启于嘉,道诸说,均不确. 清代重字轻文之弊发展经历了偏重书法和尤重字体两个阶段.究其原 因,清代殿试所谓以文为重的文,字兼取的阅卷标准本身就存在着明显 的不合理性,历史因袭及清代多方面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偏重书法弊端出现的 必然.这种风气对清代的政治生活和书法艺术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殿试偏重书法阅卷标准 清代科举考试制度多沿明制,殿试用时务策一道.关于清代 殿试的阅卷标准,乾隆朝《清会典》中有明确的记载:御制策问,令 ? 78? 贡士条对.策对取切实敷陈.浮文妨要及诡异雷同者皆不 录.①此处即为阅卷标准的最重要的规定,并未对文字书写尤其 是书法方面作特别的要求,这么看清代至少是乾隆朝以前的殿试 衡文取士似乎与书法的工拙无关.然而,清末殿试抑文重字的现 象已为众多的学者所揭示.鉴于此前对殿试阅卷中偏重书法现象 的研究多为其他课题的论述中简略涉及,极少专门的探讨,尤其是 对乾隆朝之前的殿试对书法重视情况极少关注.与此问题有关的 文字对于这种弊端出现的根本原因和影响的认识也不够全面和深 入.笔者拟从制度的层面和清代历史文化背景下,对所谓抑文重 字的现象作一较为全面的清理,期得引玉之效. 一 文字兼取与偏重书法 清朝统治者在入主中原之前,即以主动吸纳汉族文化,译汉 书,习汉字,并任用汉人以辅助其统治.清世祖福临冲龄御极,生 长深宫,颇好儒雅.据王士祯说:本朝状元必选书法优者.顺治 中,世祖皇帝喜欧阳询书,而壬辰状元邹忠倚,戊戌状元孙承恩皆 法欧书者也.②这二位状元是否顺治帝亲擢,不可确知,我们可以 推知的是,帝王喜好的书法风格对于殿试读卷大臣而言,是一定要 考虑的.当顺治帝在认出了殿试一甲第三名卷即是书法颇为自己 赏识的会元秦钱的试卷时,大悦,召见南海子,赐袍服,比第一 人.③顺治也没有因为自己的赏识而更改其名次. 像顺治朝的情况持续到何时不得而知,查《康熙起居注》,内有 数处文字详细记述圣祖与读卷大臣一起评第进呈卷的过程,均是 以文章与书法两项为标准对殿试卷遍加评骘.从这些记述中,不 难发现读卷大臣往往有偏重书法的习惯.二十四年三月殿试阅卷 完毕,康熙虽然也表示基本满意,说所拟不差,但还是将文章较 胜的陆肯堂易为第一名,而把书法更佳的陈元龙改为第二名,并且 针对读卷大臣更偏重于书法的倾向明确表示:殿试虽文,字兼取, ? 79? 朕意以文为重.④二十七年三月殿试卷进呈后,圣祖问:所拟第 一 卷丘升(按:即查升)何如?大学士梁清标,尚书李天馥奏日:文 极条达,字亦精工.圣祖发现第二卷沈廷文策较胜时.梁清标等 回答说:圣谕诚然,臣等以丘升字画端楷,故列第一.面对这种地 地道道地偏重书法,抑文重字的做法,清圣祖又一次重申:殿试虽 兼重字,然毕竟以文为主.⑤圣祖屡次申明以文为重的观点,而廷 臣依然故我,或许是殿试阅卷的习惯使然. 然而,康熙三十年以后,圣祖似乎认同了读卷大臣偏重书法的 做法.比如康熙三十年圣祖即以书法拔(戴)有祺状元.⑥康熙 四十五年圣祖阅第一名施云锦殿试策后评论说:字果佳!但词稍 泛.阅第二名卷说:文甚佳,但字稍逊于施云锦.结果是文佳不 如字好,仍定施云锦第一.圣祖总结说:殿试先论其字,次论其 文.尔等检阅甚细,无不允当.⑦这种态度与康熙二十七年以前 相较已是截然不同,君臣在评阅殿试卷问题上达成了先论字后论 文的共识.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科的一甲第三名即是以工书待内 廷食俸,圣祖常以内翰林呼之的贾国维.此人举顺天乡试,以 冒籍被劾,蒙恩赐复会试.落第,又特赐进士,一体殿试,遂以第三 人及第.如此以书法之长而被圣祖眷顾如此,使后人不得不叹为 异数.⑧ 清初殿试阅卷文,字兼取的传统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也会 因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清代帝王的个人秉性和一时好恶而有所不 同.例如以严厉务实着称的清世宗执政十三年问,五科殿试的一 甲第一名均为会元,似乎有意向天下人昭示朝廷取士重在学问经 济而非书法技能.但世宗阅卷也是文,字兼评:今日诸臣进殿试 卷,朕阅至第五本,字画端楷,策内……数语,极为恳挚,颇得古大 臣之风,因拔置一甲三名.⑨也没有发现资料能表明世宗对殿试 偏重书法弊端的不满或矫正.另外,世宗在位时间较短,即使加以 矫正,情况也不会有太显着的改变. ? 80? 乾隆朝殿试阅卷中对书法的偏重愈加严重,殿试衡文列鼎甲 者唯取无疵而已,真正看重的竟是书法是否端楷.作为最高统治 者的皇帝则从全局,从维护其统治的利益的角度出发,唯恐因此而 遗失真才.乾隆七年四月殿试读卷前谕:读卷官务须留心阅看, 以觇士子平素之学问经济,不得仅以文理通畅,字画端楷,遂列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