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
090501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硕士培养方案 2006-9-14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高级专门人才。要求硕士研究生: 进一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献身农业;具有集体主义观念,艰苦奋斗的作风,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创新精神;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掌握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所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专业外文书刊和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从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或负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动物遗传育种学方向 (2)动物繁殖学方向 三、培养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基本学习年限为2年。第一年一般以课程学习为主,后1~2年以论文工作为主。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1、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可采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方式。 2、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相结合、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办法。要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和指导小组的作用,因材施教,教书育人。要鼓励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在保证基本要求前提下,具体培养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发挥优势,不断积累新的经验。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硕士生获得学位要求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总学分要求不低于23学分,培养环节学分7学分(实践教育2学分,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2学分,学术交流2学分,专业外语1学分)。学位课程70分及格,选修课程60分及格。 跨专业考取或同等学力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由导师提出具体意见,决定其是否补修大学本科专业主干课程,并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备案。补修成绩以60分为及格,并记入成绩档案,注明“本科”字样,不计入总学分。 硕士入学前三年内通过外语六级者可免修免考硕士研究生外语,成绩按六级成绩登记,并取得相应学分。 (一)学位课 1、外国语 3.0学分 2、自然辨证法 2.0学分 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0 学分 4、动物分子遗传学(方向1) 1.5学分 5、数量遗传学(方向1) 2.5学分 6、动物育种原理与方法(方向1) 3.0学分 7、动物遗传育种Seminar(方向1) 3.0学分 8、细胞生物学(方向2) 2.5学分 9、动物生殖生理学(方向2) 2.0学分 10、动物生殖生理学实验(方向2) 1.0学分 11、动物繁殖学Seminar(方向2) 3.0学分 12、动物比较育种学(方向1) 2.0学分 (二)选修课 1、动物基因工程 1.5学分 2、动物繁殖技术进展 2.0学分 3、动物繁殖技术实践 0.5学分 4、高级细胞遗传学 1.5学分 5、动物育种专题 2.5学分 6、试验设计 2.0学分 7、家畜育种中的计算方法 2.0学分 8、发育遗传学 1.5学分 9、免疫遗传学 1.5学分 (三)跨专业补修课程(不计入总学分) 跨专业硕士研究生需补修本专业本科的主干课程,60分及格。 六、培养环节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分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研究计划。课程学习计划应在研究生入学一个月内提交,在导师指导下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制定;论文研究计划,一般在第二学期末提交。 2、开题报告(2学分):一般应于第二学期末由学院组织进行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会,具体时间和形式由导师根据具体情况安排。 3、实践教育(2学分):实践教育是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包括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研究生参加实践教育的具体办法参照《中国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实践教育的规定》执行。 4、学术交流(2学分):硕士生在学期间应参加6次(其中至少一次为学生本人所作的学术报告)以上课程学习以外的学术交流活动。 5、专业外语(1学分):要求翻译至少2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外文文献。 七、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1、导师要加强从开题到科研、论文写作、答辩的全过程指导。 2、研究工作必须坚持实验性原则,论文内容应以研究生本人从事的实验、 观测和调查的材料为主。 3、一般硕士生论文科研时间不少于1年。 4、硕士研究生在论文答辩前争取在国内核心期刊公开发表一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文章。 5、按照《中国农业大学学位授予细则》的有关要求组织论文评审和答辩委员会,论文答辩做到公正、公开,严格要求。 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关于ISO9001和ISO140012015版标准转换工作-中联天润认证中心.PDF
- 关于对新换岗人员进行升级培训的请示报告-北京亚太星科技有限公司.DOC
- 关于对青河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第二期抽样检测结果的公示.DOC
- 关于大洋46航次现场使用样品申请的通知-中国大洋样品馆.PDF
- 关于对2010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进行结题验收的通知.DOC
- 关于开展云岩区第三届新秀奖评比活动的通知-贵阳第二试验中学.DOC
- 关于山谷冰川冰-岩界面地貌过程与冰川动力耦合模式-第四纪研究.PDF
- 关于开展年中关村门头沟科技园促进创新创业-北京工商局.DOC
- 关于推荐北京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员人选的通知-北京人力资源.DOC
- 关于收购该等房地产联恒资产及联成资产之须予披露交易.PDF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