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燃烧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高等燃烧学学分数:2学分课内.DOC

高等燃烧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高等燃烧学学分数:2学分课内.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等燃烧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高等燃烧学学分数:2学分课内

《高等燃烧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高等燃烧学 学 分 数:2学分 课内学时数:30(最低要求) 课外学时数:4 (最低要求) 教学方式:课堂授课 + 实验 适用专业: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工程 本课程作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研究生教育的主干课之一,主要研究燃料燃烧过程中热能的释放、转换和利用的机理和规律,介绍各种燃料的燃烧机理,火焰组织、结构,强化燃烧方法,燃烧计算等,共分8章。其目的是使涉及燃烧学的专业的研究生进一步深入认识气、液及固相三相燃料的燃烧过程的基本机理,了解燃烧学本学科的必威体育精装版发展动态(如在燃烧过程中微量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及排放控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强烈的研究欲望。能结合实际问题,掌握分析和应用燃烧理论和燃烧技术的方法,为进行深入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指导。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在原有燃烧学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燃烧的规律和控制燃烧方法,提高在燃烧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要求等) 先修课程:大学化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 四、课程教学大纲内容 第1章 绪论 1.1燃烧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1.2燃烧学科 1.3燃烧过程的理论模化 1.4 燃烧学的学习内容 第2章 燃烧化学基础 2.1 化合物的生成焓、反应焓和燃烧热 2.2 热化学定律 2.3 热力学平衡及化学平衡 2.4 质量作用定律及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 2.5平衡常数和标准反应自由能的关系 2.6温度和压力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2.7绝热火焰温度 2.8化学动力学中采用的几个基本概念和定义 2.9反应分类 2.10 Arrhenius(阿累尼乌斯 )定律 2.11反应分子数及反应级数 2.12链锁反应 第3章 燃烧物理学基础 3.1 引言 3.2 多组气体基本参量 3.3 射流特性 3.4 基本守恒方程 第4章 燃料 4.1 燃料及其概况 4.2 燃料的成分和性质 4.3 煤的工业分析 4.4 煤的分类 4.5 煤的特种分析 4.6 液态燃料 4.7气态燃料 第5章 气体燃料的燃烧 5.1 预混可燃气体的着火和自燃理论 5.2预混可燃气体的点燃理论 5.3层流火焰传播 5.4湍流火焰传播 5.5 火焰的稳定 5.6气体燃料火焰的类型和射流火焰 第6章 液体燃料的燃烧 6.1液体燃料燃烧过程 6.2燃油雾化过程 6.3燃油雾化装置-喷嘴 6.4燃油喷嘴的雾化特性 6.5油珠的蒸发与燃烧 6.6油雾燃烧 6.7乳化油及其燃烧 6.8 典型液体燃料燃烧装置 第7章 固体燃料的燃烧 7.1煤的燃烧过程 7.2固体碳粒的燃烧 7.3碳粒燃烧的化学反应 7.4多孔性碳粒的燃烧 7.5二次反应对碳粒燃烧的影响 7.6扩散与动力控制的碳粒表面燃烧 7.7灰分对碳燃烧的影响 7.8固体燃料的燃烧方式和燃烧装置 7.9水煤浆燃烧 7.10煤的气化 第8章 燃料燃烧引起的污染及其防治 8.1空气污染和空气污染物 8.2烟尘的形成与防治 8.3硫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 8.4氮氧化物的形成与防治 五、 其它(如习题或作业、实验、上机、课程设计等内容和要求) 1)习题内容: 每一章节布置适量的思考题 2)实验内容: (1) 燃料燃烧的热重分析实验 (2) 烟气分析及燃烧效率测定:测定燃烧产物的烟气成分及燃烧效率 六、 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参考教材名称:岑可法 主编:《燃烧理论与污染控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其它参考资料: [1]岑可法等著,《高等燃烧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2]王致均编著,《锅炉燃烧过程》,重庆大学出版社,1987 [3]K.K.肯尼斯著,陈义良译,《燃烧原理》, 科学出版社 [4]D.B.斯柏尔丁著,常弘哲译,《燃烧与传质》,国防工业出版社,1984 [5]许晋源,徐通模编,《燃烧学(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6]周力行著,《燃烧理论和化学流体力学》,科学出版社,1986 [7]Irvin Glassman,Richard Yetter.《Combustion》, Fourth Edition,Academic Press,2008 [8]张力 主编,《锅炉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七、 学时分配 内 容 课 时 小 计 第一章 绪论 2 2 第二章 燃烧化学基础 6 6 第三章 燃烧物理学基础 4 4 第四章 燃料 4 4 第五章 气体燃料的燃烧 2 2 第六章 液体燃料的燃烧 4 4 第七章 固体燃料的燃烧 6 6 第八章 燃料燃烧引起的污染及其防治 2 2 实验 4 4 总计 34 34 八.考核方法: 考试方式采用笔试形式。实验在课程成绩中占10%比例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