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以”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及意义.doc
浅析“以”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及意义 摘 要:“以”是古代汉语中用法复杂、使用频繁的一个多性多义词,它较为典型地反映了动词、介词、连词的分合区别及其发展联系。 关键词:以 用法 意义 一、引言 “以,用也。”《说文解字》的这一解说指出了“以”的语义基核。文献典籍中对“以”的最早训释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其后的《公羊传?桓公十四年》:“以者何?行其意也。”都说明了“以”最早用作动词。动词“以”这种表行为活动的意义,又常引申而表心理活动,《玉篇?已部》:“以,用也,意也。” 下面我来简析“以”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及意义。 二、“以”的动词用法及意义 《论语》中的动词“以”较少单独使用,包括宾语前置者仅8见。例如: (1)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使人战栗。”(《论语?八佾》) (2)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论语?子路》) 两例中的“以”都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带有宾语,它们都是动词,只不过后例中的宾语前置罢了。 动词“以”多和动词“为”结合成“以×为×”这样的动词性结构,在句子中充当谓语。有时“以”的宾语省略便成为了“以为”。其中的“以”表示客观行为“使用”义时,全句为兼语结构;“以”表示主观意念为“认为”义时,全句为包孕结构。例如: (3)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 (4)二三子以我为隐乎?(《论语?述而》) (5)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论语?八佾》) “以”这个义核为“用”的动词,在上古就已主要用作了介词。介词是一种动作性不如动词强的在单句内部的偏正结构中表示介系关系的词类。 (6)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 (7)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论语?里仁》) 从历史渊源看,汉语中的介词几乎全是由动词演变来的;从语法功能看,动词和介词都能够带宾语,都能和指代性结构助词“所”组成所字结构。可以说,介词就是虚化了的动词,介词结构就是虚化了的动宾结构。介词“以”就是因动词“以”的动作性减弱而虚化来的。例如: (8)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9)夫颛顼,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论语?季氏》) (10)能以礼让为国乎?(《论语?里仁》) 三、介词“以”用法及其省略 介词“以”字常见的用法有如下几种: 第一,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当“拿”、“用”、“把”、“凭”讲,例如: (1)请以剑舞。(《史记?项羽本纪》) (2)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3)魏其武安由此以侯家居。(《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第二,“以”由凭借的意思引申为表示原因,当“因”讲。例如: (1)武安侯虽不任职,以王后故,亲幸。(《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灌夫以此名闻天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第三,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例如: (1)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 (2)故以十二月晦,论弃市渭城。(《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3)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这三个“以”字和“于”字的用法相同,都当在讲。这种用法的“以”字及其宾语所构成的介宾词组一定放在动词的前面。 第四,“以”字表示率领的意思,它的宾语限于跟“人”有关的名词。例如: (1)宫之奇以其族去虞。(《史记?晋世家》) (2)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史记?魏公子列传》) (3)栾书中行偃以其党袭捕厉公,囚之。(《史记?晋世家》) 这三个“以”字都当“率领”讲,这种用法的“以”字及其宾语所构成的介词词组一定放在动词的前面。 在古代汉语的句法里,介词“以”字也常常可以省略。例如: (1)死马且买之( )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燕策》) (2)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 )何面目立天下乎?(《史记?魏公子列传》) (3)子欲( )手援天下乎?(《孟子?离娄上》) 例(1)省略的“以”当“拿”、“用”讲;例(2)省略的“以”当“凭”讲;例(3)省略的“以”也当“拿”、“用”讲。 四、介词“以”的宾语的提前和省略 在古代汉语的句法里,为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可以把宾语无条件地提到“以”字的前面。例如: (1)楚战士无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史记?项羽本纪》) (2)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