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徐志摩诗文中的康桥情结.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徐志摩诗文中的康桥情结.doc

  试论徐志摩诗文中的康桥情结 摘要:徐志摩的康桥情结,深藏在他的心灵深处,对其文学创作和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康桥成为徐志摩政治理想和人生理想的一个象征和载体,也是他心灵家园的栖息地。徐志摩的康桥情结,在不断释放的过程中,也向人们展示了诗人成长的精神和情感历程。 关键词:徐志摩; 康桥; 康桥情结 一、引言 徐志摩(1897-1931)是我国的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字槱森,曾用过的笔名有:云中鹤、仙鹤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也是新月诗社成员。徐志摩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他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然后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徐志摩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于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他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徐志摩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 《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 《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 ,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 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 出版。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康桥秀丽的风景,深厚的文化底蕴给徐志摩印下了美好的回忆。诗人把康桥评价为“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康桥对徐志摩的影响至深,他从一个封闭的国度奔入一个全新的自由的领域,他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正是因为康桥,徐志摩的生命经受了甜蜜的洗礼。在这里,他开始步入文学的殿堂。徐志摩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康桥才得以成就的,徐志摩诗人的称号,也是与康桥息息相关的。可以说,康桥是徐志摩文学生涯中一个绕不开的所在。 二、徐志摩诗文中康桥情结的表现 (一)对《再别康桥》的解读 熟悉徐志摩的人,对“康桥”并不陌生。可以说,徐志摩这个名字,是同诗人魂牵梦绕的康桥一同步入读者心中的。诗人深受康桥文化的影响,突出的表现在他的新诗杰作《再别康桥》。诗人在康桥写康桥,别康桥写康桥,忆康桥写康桥,康桥成了诗人生命里最无法割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缘何诗人对康桥如此地情有独钟呢?原因就在于诗人心灵深处有个化不了解不开的“康桥情结”。康桥的美,就是诗人一生的艺术追求。 在《再别康桥》中,诗人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那至深的情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第2节至第6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成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志,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跣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主客观合二为一。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其实诗人在这里面所表现的就是对爱、自由、美无限的追求。 正如不少论者所指出,《再别康桥》具有中国古典意境美。然而论者却多从意象的角度论述。例如:“相信中国读者读这首诗,会完全沉浸到中国古典诗歌所营造的意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