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三省六部制
三、从府兵制到募兵制 1.隋文帝改革府兵制 ①改革内容: 把军人户籍编入州县,同样分到田地,不再实行军民异籍。 兵农合一,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 ②特点: ③影响: A 有利于农业生产,增加了政府赋税收入 B 扩大了兵源,壮大军事实力 C 清除了胡汉分治的遗迹。 沿革: 思维拓展:隋朝府兵制和西魏府兵制有什么区别?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分析,隋朝府兵制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 不再军民异籍、兵农合一。 隋朝府兵制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 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2.唐朝调整、健全府兵制(唐太宗) (1)措施 (2)影响 ①外轻内重 ②实行兵将分离 ③府兵服役期间免征租庸调,出征时要自备武器、粮食 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思考:阅读P77《新唐书》材料,唐太宗调整府兵制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军队叛乱。 3.府兵制的崩溃 ①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制失去了赖以推行的经济基础;(根本原因) ②由于战事频繁,兵役繁重,兵士逃亡的较多; ③府兵的地位也在不断下降 武则天时衰落,开元年间府兵制崩溃。 (1)原因 (2)过程 4.唐玄宗时实行募兵制 (1)目的: 增强军事力量 (2)内容: 国家招募丁男当兵,供给衣食,免征赋役。 ①募兵制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节省了消耗; (3)影响 ②国家也建立了强有力的军队。 容易形成军阀,是以后藩镇割据的根源。 积极: 消极: 府兵制与募兵制比较表: 易形成将拥兵自重局面 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影响有 隶属关系 兵将分离 兵将关系 国家供给 士兵自备 器粮来源 职业士兵 兵农合一 士兵性质 募兵制 府兵制 区别 例:唐朝从府兵制到募兵制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均田制遭到破坏 B、兵役繁重 C、府兵地位下降 D、战争频繁 5、唐朝中期,均田制无法实行的主要 原因是 A.赋税沉重导致农民逃亡,土地荒芜 B.国家把土地分配给皇室和官僚地主 C.安史之乱造成农业生产破坏 D.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 四、租庸调制 1、含义: 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 调:缴纳定量的绢和布; 庸:服徭役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纳绢或布代役。 * 一、三省六部制 1、背景: 隋唐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大一统。 2、目的: 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3、概况: 隋文帝实施,唐朝完备,后世沿用。 ——中央官制 一、三省六部制 4、内容: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部; 一、三省六部制 5、职权: 中书省是决策机构——“中拟”; 门下省是审议机构——“门审”; 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尚行”; 六部的职能见书本T75。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材 料: 唐初,中书省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长官侍中(二人),尚书省长官左、右仆射都是宰相。 皇帝往往指定年纪较轻品级较低的官员担任职务,这些品级较低的官员要例加“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号。尚书省长官地位最高,权最重,常遭皇帝猜忌,有时甚至虚设。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吏部 尚书省 门下省 皇帝 中书省 州(郡)县 地方 中央 (起草政令) (管理 政务) (审核政令) 思考:隋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与秦汉的中央官制相比有什么特点? 秦朝: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一、三省六部制 6、特点: 1)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 2)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且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 (加强中央集权制有了新发展,从由集权方式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发展到用分权的方式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思维拓展: 1)秦初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两大基本矛盾: A、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 ——主要通过收权和监察来解决。 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主要通过分散宰相权力解决。 思维拓展: 2)从秦汉到隋唐时期,中央官制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宰相的权力因不断分散而削弱,皇帝的权力不断加强。 一、三省六部制 7、作用: 1)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2)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3)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进一步完善) 例:贞观年间,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作机制是 ( ) A、尚书——中书——门下 B、尚书——门下——中书 C、中书——门下——尚书 D、门下——中书——尚书 例:唐太宗在谈到中央某机构的职权时说:“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这个机构应是 A.中书省和门下省 B.尚书省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