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控作业导书施1.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控作业导书施1

热控安装作业指导书 一、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述 中天热电厂1×240t/h机组烟气脱硫系统工程,脱硫工艺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采用一套烟气脱硫装置,本工程热控仪表专业共有包括锅炉烟气、增压风机、石灰石浆液制备、吸收塔、氧化空气、过滤液水及工艺水、石灰石卸料区及综合楼排水坑、石膏旋流站与仪用空气和杂用空气等系统。以上系统对脱硫装置脱硫工艺全过程和锅炉烟气通过DCS系统进行控制、监测、报警和联锁保护。 1.2 主要工程量 本工程主要工程量如表所示。 序号 名称 数量 1 台、箱、柜 74件 2 仪器、仪表 278台件 3 大小仪表导管 1405米 4 电缆保护管 8.15吨 5 各种电缆 360公里 6 电缆桥架及部件 1601套件 7 钢材(各种型材) 20吨 1.3 工程特点 本工程具有如下特点: 1)仪表施工与其它专业交叉作业现象比较突出,由于交叉作业多,加强已安装仪表的防护工作尤为重要。 二、施工部署 2.1 施工人员安排 人员组织 人数 施工技术人员 1 电工 8 电焊工 2 杂工 10(高峰期20人) 序号 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交流电焊机 300A 台 1 2 交流电焊机 200A 台 1 3 逆变焊机 台 1 临时借用 4 砂轮切割机 台 1 可和其它专业共用 5 台钻 φ13 台 1 可和其它专业共用 6 气割焊设备 台 1 7 电锤或冲击钻 台 1 8 开孔器(钻) 桥架并孔用 台 1 9 便携工压力校验仪 0~6Mpa 台 1 电装工程处有 10 便携式现场校验仪 0~0.1Mpa 台 1 电装工程处有 11 电阻箱 ZX25a 台 1 电装工程处有 12 MV信号发送器 台 1 电装工程处有 13 接地电阻测试仪 台 1 可和电气共用 2.2 施工机具、调试仪器 三、施工前准备 3.1 现仪表施工图已到齐,仪表施工技术人员应熟悉施工图纸、会同凯迪公司热控工程师一起共同进行会审,应了解设备变更情况及熟悉设备资料,提出施工用料计划和配合土建和其他专业进行前期预埋工作。 3.2 由仪表施工技术人员或仪表调试员尽早组织工程施工设备和调试仪器, 并经检定、校对合格后,按时运抵现场。 3.3 熟悉安装场地和设备进场路线,应提前考虑周边有利或不利于施工的各种环境。 3.4 应事先确定投入本工程熟悉仪表施工的电工名单,以便及时安排人员进行施工。 3.5 安排室内仓库供仪表设备存放用。 四、施工技术标准 1)施工图纸; 2)仪表设备说明书; 3)电力部《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热控篇), 4)全国通用电气装置标准图集《接地装置安装》; 5)国标《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 6)国标《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五、施工进度安排 本工程仪表施工总工期按90天考虑,其中施工准备10天,施工60天,配合DCS系统调试和设备试车15天,施工进度计划见附表。 六、施工顺序、施工方法 6.1 施工顺序 仪表的施工顺序大致如下: 接地装置安装→桥架安装→电缆保护管安装→盘、箱安装→仪表调校安装→现场设备安装→导压管安装→电缆敷设、接线→DCS设备安装→系统调试。 6.2 施工方法 6.2.1 桥架安装 1) 当桥架托臂固定在混凝土梁柱上时,用电锤或冲击钴钻孔,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当桥架托臂固定在钢结构上时可直接焊接。桥架切断采用机械方法,不得采用气割。桥架与桥架之间连接用连接板和螺栓连接,桥架与托臂之间连接采用螺栓。 2) 按先主线后支线的原早进行桥架安装,先安装三通或弯头,后安装直线段。 3) 桥架上开孔用开孔器(钻)进行,不得用气割、电焊开孔。保护管与桥架的连接处选在侧壁上半部,将保护管端头插入桥架开孔处,保护管端头套上管帽或成喇叭口形状以保护电缆。 6.2.2 电缆保护管安装 1)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 电缆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 电缆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明显的凹瘪现象; 电缆管的内径与电缆外径之比不得小于1.5; 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不应超过2个。 电缆管应安装牢固,电缆管支持点间的距离,当无设计规定时不宜超过3米; 电缆管连接应牢固,密封应良好,两管口应对准; 引至设备的电缆管管口位置应便于与设备连接并不防碍设备拆装和进出; 并列敷设的电缆管管口应排列整齐; 电缆穿管敷设时,应适当使用润滑脂电缆敷设应排列整齐,尽量减少交叉,电缆沿线用尼龙扎带固定,尼龙扎带的绑扎方向应一致,排列应整齐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