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北部白榴碧玄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pdf

青藏高原北部白榴碧玄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藏高原北部白榴碧玄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地 质 科 学   2013年4月 CHINESEJOURNALOFGEOLOGY 48(2):449—467 doi:10.3969/j.issn.0563-5020.2013.02.009 青藏高原北部白榴碧玄岩年代学 及地球化学研究 杨 迪 丁 林 (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2.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摘 要 本文在可可西里北部边缘银顶山地区首次发现含橄榄石的高镁高钾质超基性火山 岩。火山岩在阿尼玛卿—昆仑—木孜塔格缝合带南侧呈熔岩残丘形式产出,分布面积约为 2 02km ,其形成时代为上新世(5~4Ma),是岩浆的快速侵位—喷溢的结果。斑晶主要为橄 榄石(10%~12%)+白榴石(21%~27%)+霞石(13%~16%)±透辉石(29%~31%),基质主要 为透辉石+云母+FeTi氧化物+玻璃,定名为白榴碧玄岩。对 3个样品51个点的橄榄石电子 探针数据计算显示,橄榄石牌号为 Fo Fa ,属贵橄榄石,岩石中的橄榄石均不存在扭折 7487 1326 带,表明这些橄榄石很可能是岩浆结晶的产物,而非岩浆捕获体。通过计算,银顶山地区橄榄 石的结晶温度大约在 1226℃ ~1234℃左右。白榴碧玄岩的化学组分:SiO <45%, 2 # -6 -6 MgO>10%,NaO+KO>8%,Mg(6884~7080),而 Cr(149×10 ~156×10 )和 Ni(138× 2 2 -6 -6 87 86 143 144 10 ~151×10 ),Sr/ Sr(约07086)和 Nd/ Nd(约05124),处于 EMII源区范围内。初 步认为藏北地区上新世超基性火山岩来自于较深的源区,最有可能是软流圈顶部地幔的局部 熔融,并受到俯冲地壳物质的交代。 关键词 高镁—高钾质 白榴碧玄岩 上新世;软流圈 青藏高原 中图分类号:P588,P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63-5020(2013)02-449-19 1 引 言 在青藏高原北部地壳存在巨型地震波低速异常体,具有低的P 速度和S波的强烈 n n 衰减缺失特征(Molnar,1988;Hainesetal.,2003;Zhaoetal.,2010)。有学者认为在青 藏高原北部羌塘和松潘—甘孜地体下部存在一个薄且复杂的岩石圈(Kosarevetal., 1998;Kindetal.,2002),推测青藏高原北部下部由低速高热物质组成(Turneretal., 1993;McNamaraetal.,1995),但是地球物理证据无法进一步解释这个高温异常区的成 因。因而,青藏高原北部广泛的火山作用成为揭示深部岩石圈性质和热状态的有利手段 (Coulonetal.,1986;PearceandMei,1988;LiuandMaimaiti,1989;刘嘉麒等,1990; Arnaudetal.,1992;Turneretal.,1993,1996;邓万明,1998;Milleretal.,1999;莫宣学 等,2003;迟效国等,2005,2006;Chungetal.,2005;Moetal.,2006;Dingetal.,   中国科学院资环局 国际合作项 目(编号:KZCX2YWGJ05)、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编号:  XD和科技部“973”项目(编号:2011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