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参考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音乐艺术参考论文

音乐艺术参考论文   音乐艺术具有娱乐人的生活、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生活品位,塑造人的精神文明的品质。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音乐艺术参考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音乐艺术参考论文篇1  浅析科普兰音乐创作中的“美国特色”   阿伦?科普兰(Aaron Copland,1900-1990)是20世纪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美国作曲家之一,他毕生致力于创造和发展美国风格的音乐。在音乐创作上,科普兰将欧洲音乐的作曲技法极好地同美国各种民间音乐素材融合在一起,他的音乐既保持着美国音乐多元化的特点又展现了20世纪现代作曲技法的特征,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个性音乐语汇,对美国专业音乐的发展和弘扬美国民族音乐特色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美国专业音乐创作背景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多民族移民国家,在音乐创作领域,整个19世纪美国的专业音乐基本上是对欧洲传统的延续。以“第二新英格兰学派”为代表的一批作曲家基本上遵循德奥古典音乐的传统,还没有形成民族特色,也没有在创新上有所突破。1892年,捷克民族音乐作曲家德沃夏克受邀至纽约国家音乐学院任教,他把民族音乐的创作思想带来了美国,对推动专业音乐创作走向民族风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初,在德沃夏克思想的影响下,法韦尔进一步呼吁作曲家从美国本土的拉格泰姆、黑人音乐、印第安音乐,牛仔歌曲等民间音乐中寻找素材,并逐渐形成以印第安音乐、黑人音乐、昂格罗音乐三大美国传统音乐为依据的音乐潮流和民族乐派运动。这一运动虽然影响不打,但它是后来以科普兰为代表的作曲家们探寻美国民族风格的先导。   到了20世纪20至40年代,美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国际地位的增强,使得发展美国文化,摆脱欧洲模式成为全社会的普遍愿望,尤其是40年代二战爆发,爱国主义和民主要求成为各阶层人民的共同语言,“美国”题材:美国的人物、历史、文学大量涌现。在音乐界,寻求音乐创作中的民族主义,既是“美国主义”中的一个潮流,同时也为作曲家的创作注入了新的灵感。虽然他们中的许多人仍然选择去欧洲学习专业音乐创作,但在继承欧洲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音乐风格的基础上,他们开始自觉地、有意识地寻找和实验表达美国特征的音乐语言。到了二三十年代,美国新一代的作曲家队伍已经开始崛起,并创造出了富有美国民族特征的音乐作品,科普兰便是他们中间的一位代表人物。   二、科普兰生平与创造思想   科普兰出生于纽约市的布鲁克林,早年跟随纽约很有名气的私人作曲教师鲁宾?格德马克学习作曲,格德马克是一个非常严谨的欧洲古典乐派的信奉者,反对如当时艾夫斯那样的先锋派现代作曲技法,这与科普兰所追求的音乐创作理念显然是相悖的。1921年,科普兰前往法国跟随巴黎音乐学院的作曲教师布朗热学习,当时的法国是欧洲音乐的中心,各种新思潮像潮水一样涌现,云集了诸如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勋伯格、“法国六人团”等著名作曲家,他们的音乐为科普兰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而女教师布朗热不仅通晓音乐史上各类风格的作品,对现代音乐的发展也十分熟悉。她的教学既为科普兰打下了扎实的欧洲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的功底,又为他开拓了现代音乐的视野,为科普兰创作“美国风格”的音乐奠定了基础。在科普兰回国后,正是美国社会广泛寻求文化中“美国主义”的时期,科普兰也把创作出“美国的音乐”视为己任,他创作了许多让当时美国作曲界广为称赞、曲惊四座的伟大作品,这使科普兰成为20世纪上半叶美国作曲家阵营最重要的代言人。   科普兰的音乐创作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其中对民族风格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一是1924-1929“法国――爵士乐”时期,二是1935-1947“实用戏剧音乐”时期,这分别是他创作的第二和第四个时期。在第二时期的创作中,民族特点主要体现在爵士音乐因素的运用上,科普兰民族风格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努力发掘爵士乐的表现力,将它作为美国的本土语言,以体现作品的美国特色的过程。到了第四时期,科普兰在处理民间音乐素材上已成熟得多,表现出不为其所束缚,与个人创作风格水乳交融。   三、科普兰音乐创作中的民族风格   科普兰一生给世界留下了数量众多的不朽的音乐作品,主要作品有:两部歌剧、六部芭蕾舞剧、八首电影插曲、四部交响曲及数首管弦乐作品,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歌曲。在他创作的音乐作品中,有九十多部标题音乐,其中大多数是表现美国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作品。芭蕾组曲《小伙子比利》(1938)表现美国西部牛仔精神;芭蕾组曲《罗得欧》(1942)表现西部牧牛童的竞技表演;芭蕾组曲《阿巴拉契亚之春》(1944)表现西部拓荒者的信念和民俗风情;朗诵与管弦乐作品《林肯肖像》(1942)颂扬美国的历史人物和美国精神的精髓:民有、民治、民享;《墨西哥沙龙》(1936)、《古巴舞曲》(1942)、《拉丁美洲素描3首》(1971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