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善-倪贻德《艺苑交游记》.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陈子善-倪贻德《艺苑交游记》

陈子善:倪贻德《艺苑交游记》 翻开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不难发现创造社是个著名的影响深远的新文学社团。创造社中,除了留日的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创社元老外,还有中期的一批新秀,其中三位不仅文笔出众,又都与美术结下不解之缘。一位是风格酷似郁达夫的叶鼎洛,一位是后来成为书画大家的叶灵凤,还有一位就是倪贻德。 倪贻德(1901-1970)是浙江杭州人,1922年6月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留校担任助教。当时新文学风靡,1924年11月《创造》季刊第2卷第2号发表了倪贻德的小说《花影》、新诗《故乡》和《湖上》,他由此登上新文坛,一手弄美术,一手弄文学,相得益彰。 应该说倪贻德在随后的岁月里对新文学的迷恋一度超过了他的本行西洋画。紧接着在《创造周报》上,小说《玄武湖之秋》、《归乡》和《黄昏》,散文《秦淮暮雨》、《太湖落日》……倪贻德的佳作源源不断,广获好评。成仿吾当时在《中华新报·创造日》的《终刊感言》上就已指出:创造社后起之秀中,“周全平和倪贻德二君为最有望。二君是半年以来最杰出的新进作家”。十多年后,郑伯奇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在所写的《导言》中也给倪贻德以中肯的评价:他的“作风相当是一贯的。他始终保持着他的感伤情调。他也带着欷歔叙述自己的身世,有时还带点低调的愤慨。”擅长新文坛掌故的赵景深后来更有深情的回忆和独到的解析: 曾经有过一个时期我沉醉于贻德的作品,他的《玄武湖之秋》在我的心中获得最高的地位。那时是十几年前,诗人我爱好刘延陵,小说家我独爱好贻德。……当时我只有21岁,因此也就特别喜欢贻德的作品,他不象沫若那样的热情,却有孩子一般的心;他不象资平那样的随意写作,却每篇都是完整的艺术品;他不象达夫那样的灰色,却常是做着玫瑰色的好梦;他不象全平那样的锤炼,却象流水一样的畅达—这样年青的作品正对了我这年青人的胃口。 1927年秋,倪贻德东渡日本深造美术。1931年重回母校上海美专出任西洋画系教授。从此以后,他的主要精力就投放在美术上面,但他对文学并未完全忘情。这部散文小说集《艺苑交游记》就是一个明证。 这一时期,倪贻德与刘海粟、傅雷、庞薰琹、张若谷等合作,于1932年8月创办摩社,主编《艺术旬刊》。稍早时,他在1931年9月已与庞薰琹、陈澄波等画家议决成立决澜社,后来王济远、张弦、周多等画家也加入。1932年10月,轰动一时的《决澜社宣言》发表。“新兴艺术团体”决澜社的创立,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一件大事,后人称之为“一个真正自觉的现代主义美术社团”,“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现代艺术的先声”。 决澜社存在时间仅三年余,举办过四次各具特色的画展,发表了一系列有强烈论战色彩的评论,以先锋的姿态,认同西方现代艺术,呼吁中国美术界的革命,“要用新的技法来表现新时代的精神”,既在西洋画中国化之路上作出了新的探索,也陷入过新的困境。作为灵魂人物之一,倪贻德在决澜社时期的努力可圈可点,自不待言。 然而,长期以来,决澜社被打入另册,直至改革开放才重新进入美术史研究者的视野。但史料的匮乏和残缺,又制约了决澜社研究的深入。倪贻德这部《艺苑交游记》或可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此书写下了倪贻德与决澜社同人和其他有才华的画家或深或浅的“交游”,作者虽自谦为“零碎的印象”,却是迄今为止关于决澜社的最为完整的回忆,而且文采斐然,颇具可读性。其中,《画像的故事》、《号外新闻》二篇严格来讲应该是小说,但这并不影响《艺苑交游记》整体上的重要史料价值。 《艺苑交游记》1936年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初版,初版即绝版,存世不多。《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著录了倪贻德的另一部散文集《画人行脚》(1934年10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初版),却漏收了此书。尽管书中一些篇什已入选各种倪贻德文集,但首次以全书本来面目完整重印,拙见自有其意义。附录的三篇,一即为《决澜社宣言》,二为《虞山秋游记》,虽已编入《画人行脚》,但文中追忆与决澜社重要成员张弦的画缘,正可与《艺苑交游记·决澜社的一群》对照阅读。第三篇《画室漫步》作于抗战爆发前夕,反映了倪贻德对于中国现代绘画出路的新思考。 决澜社风流云散以后,倪贻德的画家生涯跌宕起伏,一言难尽。但对倪贻德而言,上世纪20年代的创造社,上世纪30年代的决澜社,这是他为文学为艺术一生中两个最大的亮点,至今仍为后人所不断评说,这就已经够了。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