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痕迹在油画创作中应用.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痕迹在油画创作中应用

试论痕迹在油画创作中应用摘要:画面的痕迹是油色流淌过程中呈现的无定性并缠绕掩映的抽象形态,相互之间的形状不雷同却极其相似,在画面中难以控制,可能使一幅作品别开生面,也可能面目全非。本文论述了痕迹的美感和如何在油画创作中运用好痕迹。 关键词:痕迹;肌理;意境 中图分类号:J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057-01 当代油画艺术在各方面的拓展已使它具有了极为丰富的样式和艺术流派,技法无所不有,观念亦穷出不尽,至使它本身的纯粹性受到巨大的冲击而至异化的形态。在画面上偶然出现的痕迹,它是每一位绘画作者都会碰到的画面偶然效果,也往往在继续的绘画过程中被作为一种失误的痕迹而涂抹掉。对于一些类似的失误痕迹比如“渍墨”、“渍水”等,王伯敏先生这么解释:“它的效果之所以产生水墨画的韵味,正是因为墨迹渗出了线外,有余不嫌多余,因而反倒为物象增添了风采,使它因此有了余韵,有它没它是大不一样的。”既然“渍墨”可以成为一种余韵,那么画面偶然的痕迹应该如何拓展利用?它又能体现怎么样的精神状态和意境呢? 画面的痕迹是油色流淌过程中呈现的无定性并缠绕掩映的抽象形态,在画面中难以控制,可能使一幅作品别开生面,也可能面目全非。它不是刻意去表现对象,否则就无法传递出一种抽离于具象的美感。 1、特殊的肌理美,与其它画种相比,油画颜料可以厚堆,也可以流淌产生油色交融或分离的效果等特点。流淌肌理的把握不是被动地对对象质感进行摹仿和再现,它体现了艺术家对形、神的体验和修养。这种纹理产生与人们思想情感共鸣的节奏与力度。 2、个性的色层美,流痕的色层美指的是油色交融分离和罩流过程中,所具有的透明与不透明特性相互作用呈现出透明色层之下色彩、明暗及笔韵的变化产生的复杂的层次美感。整个画面被一次性油层所覆盖,色层分明晶透,具有一种明净之感。多次罩流使画布形成凝重丰富的层次美感和表现力度。 在干、湿的不同状态下,趁湿流淌,更多呈现出色油的冲击效果,色层渗化微妙,痕迹更明且效果更透;微干流淌,画面色层肯定,不易发黑,痕迹浑厚;持续营造,如同国画之“积墨”、“积色”等法,迹、形互破共生,流痕层层、色迹缠映,更能呈现浑厚凝重的画面效果,又能体现出画面的轻逸洒脱。流痕形成的线条、色彩、虚实和色层的重叠、秩序、起伏、变化,在这里自成体系,甚至超越了其自身的自然变化现象而进入到一种较为纯粹的精神之境。 3、交融的空间美,流痕可以不依附于物体的形体之上,可以交融于画面任何一个形、色之间。以流痕和它的空隙变化,结合画面上不同层次物体与两度半空间概念的运用,就会产生几层有限空间的效果。它们明朗却又交错纠缠在一起,亦近亦远,在视觉上产生前后空间的交幻变化。也因此形成“前破后”、“后融前”、“上破下”等技法特性。 4、运动的韵律,流痕是一种物体的运动表达方式,具有明确的方向和力度。油彩的流动、倒流,迂回、融通和流痕的运用,使之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运动油画的特性。 流痕在画面上以数天时间为依托,它本身就是油色在平面上运动所留下的痕迹,其流淌的过程就是一种持续、分离、组合的运动状态,凝重或畅快的流淌具有明确的方向。直泻而下,轻捷、流畅是一种快速运动的过程,也是一种运动留下的形态;凝重、舒缓、推进又是另一种状态和痕迹。流淌运动的快慢和迹象,直接决定了艺术风格和观者的审美角度。 在创作过程中,要一边塑造物象,一边让油色流淌,作者看它运动,等待它运动的某种状态时迅速介入,再等、再流、再介入。其运动的独特性类似于波洛克的滴、洒、泼之运用。不同寻常的做画方式和工作状态可能产生异样的艺术风格,塑造出独特的画面意境。 5、流痕重“破”,在南朝梁·萧绎《山水松石格》中,第一次提出“破墨”之法。流痕的运用,既是以油、水、色来渗透、冲击、流淌来寻求迹象变化之技法,可分为“破形”、“破色”、“破光”、“破油”以及“淡破浓”、“油破色”等多方位的运用。 以流淌来溶解形,能使物体的形状、色域变化更加丰富、微妙、意味深长。以流淌来冲击色彩,能使色彩去除火气,增加了色性的微妙变化,达到色相的自然复合。以流淌来调节黑、白、灰,能形成了画画局部黑、白、灰层次的点缀与穿插,并调节了整幅画面的节奏和气氛。 6、流痕造境,如同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以水、墨的非定形特性,用内心去审视景物来表达神似而形异的大自然节奏,将绘画空间与外界真实相互渗透,水乳交融。流痕的运用在此亦能产生类似的效果,以它具有自然和谐的秩序,经过技巧性措置和精心安排,让油色流淌于色块与物象之间造成若有若无的视觉恍惚之感,在融合诗情化视觉写实和想象的基础上追求一种新的语境。力求通过与景致之间构成的浑然和谐赋予天地万物一定的含义,使之有可能超越画面,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