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修改.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庸之道》修改

子夏问孔子:“颜回这人怎么样啊?”孔子说:“颜回呀,他在诚信上超过我。” 又问:“子贡这人怎么样啊?”回答说:“子贡在敏捷上超过我。” 又问:“子路这人怎么样啊?”回答说:“子路在勇敢上超过我。” 又问:“子张这人怎么样啊?”回答说:“子张在庄重上超过我。” 子夏站起身,问孔子说:“那么这四位为什么都拜您做老师呢?” 孔子说:“坐下吧,我告诉你。颜回虽然诚信,却不知道还有不能讲诚信的时候;子贡虽然敏捷,却不知道还有说话不能太伶牙俐齿的时候;子路虽然勇敢,却不知道还有应该害怕的时候;子张虽然庄重,却不知道还有应该诙谐亲密的时候。所以他们才认我做老师啊!” 義 yì 〈名〉 (1) 会意。从我,从羊 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孟子:羞恶之心,义也; 南宋初年,权相秦桧建筑了一个极其隐蔽的私人办事密室。建成以后,广州的守臣马上送来一卷地毯,秦桧把它铺到密室的地上,大小尺寸竟然分毫不差。 2002年10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美国布什总统图书馆发表演讲阐述了“和而不同”的思想。他指出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广东有份《清远日报》,它的总编潘伟在2009年最后一期报纸撰文《我们的努力只为读者说好》,一番王婆卖瓜自吹自夸之后,他终于说出“不惹麻烦的报纸才是最好的报纸”。 不惹麻烦的报纸是最好的厕纸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周而不比” “群而不党” “求也退,故进之。” * 中庸之道 《论语》选读 未读课文之前,你是怎么理解中庸之道的? 各抒己见 放声自读课文1、2、两则,落实字词,说说孔子的中庸之道。 走近孔子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 1 、“民鲜久矣”的原因何在,你能否探究一二? 探究文本 2 、你能举例证明“过犹不及”吗?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材料补充 如何既“及”又“不过”?走“中庸之道”该如何把握度?请阅读课文第3、5两则。 探究文本 ▲ 根据义的标准,从原文中找出可交往和不可交往的人,并加以比较。 探究文本 【活动】联系生活或具体材料,谈谈对“君子和而不同,小子同而不和”理解。 【说明】“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许多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 联系实际,谈谈对“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理解。 后汉司马徽不谈人短,与人语,美恶皆言好。 有人问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陈子 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 故此相告,何闻人子死,反亦言好?`徽曰: `如卿之言,亦大好!`今人称` 好好先生`, 本自此得。 【明确】 “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 中庸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偕。“中庸”不等同于“折中主义”,因为“折中主义”是无原则地机械地拼凑各方的思想观点等。 “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有人把这种主张看成“折中主义”,你认为符合实际吗? 你能在孔子的言行或者日常生活中举出遵循“中庸之道”的例子吗? 升华你的理解 *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