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及西汉辞赋.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司马相如及西汉辞赋

第三章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第一节 汉赋的起源、发展和 流变; “赋”的本意是铺陈直叙。《文心雕龙·诠赋》说:“赋,铺也。”朱熹《诗集传》:“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文心雕龙·诠赋》说:“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就是说,赋是由《诗经》和《楚辞》发展而来的。《诗经》中使用的“敷(铺)陈其事”的表现手法,《楚辞》特别是《离骚》的较长的篇幅、华美的词藻、局部设为问答(与灵氛、巫咸的问答)以及宋玉赋中的铺排等都是赋的主要来源; 另外,《战国策》的铺排手法(以《苏秦始将连横》为例)也是其来源之一。; 赋作为一种文体是由宋玉和荀子首创的。宋玉学习屈原的辞赋,创作了《神女赋》、《高唐赋》、《风赋》、《登徒子好色赋》等赋体作品。 在内容上,由侧重抒情转为侧重咏物叙事,并且开“微讽”先河; 手法和形式上,写景状物比屈原作品更加夸张,词藻更为华美,又设为问答,韵文与散文兼行,已初具汉赋的规模,为汉赋奠定了基础。荀子作有《赋篇》,形式上设为一问一答。这些都为汉赋作了必要的准备。;二、汉赋的发展过程 汉赋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形成、兴盛、衰微三个阶段。 根据时代和赋的体式,汉代的赋,可以分为骚体赋、新体大赋、抒情小赋三类。 ; 从汉初到武帝即位初年的七十余年间,是汉赋的形成期。 这个时期主要是骚体赋,代表赋作家是贾谊。骚赋指的是模仿楚辞而写的一种赋。这种赋在内容上侧重抒情,形式上与楚辞没多大差别,也用带“兮”的语句。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及司马相如的《长门赋》等骚体赋上承楚辞,下启西汉中期的新体大赋。 ; 从武帝到东汉中叶的二百多年间,是汉赋的兴盛期,这个时期主要是新体大赋,代表作家有枚乘、司马相如、东方朔、王褒、扬雄、班固、张衡等。西汉初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大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代表新体大赋的最高成就;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是东汉新体大赋的两篇力作。 ;从东汉中叶到汉末的一百多年间,是汉赋的转变、衰落期。由大赋转变为抒情小赋,张衡的《归田赋》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蔡邕的《述信赋》、赵壹等。;第二节 从贾谊赋到枚乘《七发》 ;在内容方面,贾谊赋继承了《离骚》的怨刺传统,抒写朝廷忠奸不分,贤人失志;在句型的运用方面,也大抵保留了楚辞于整饬中见变化,情与辞相宛转的特点。此后写作骚体赋的有淮南小山的《招隐士》、班婕妤的《自悼赋》、刘向的《九叹》、王逸的《九思》等。 ;二、枚乘及其《七发》: 汉初,以粱孝王刘武为中心形成一个粱园文学群体(梁园,汉代梁孝王刘武所造。也叫“梁苑”。故址在今河南商丘东。梁孝王好宾客,当时司马相如、枚乘等辞赋家皆曾受邀居于其中,因而有名。),有枚乘、公孙诡、邹阳、严忌、羊胜等作家,给汉初文学以巨大推动。枚乘是粱园文学群体的杰出代表,其赋体作品以《七发》最为著名。;枚乘所作的《七发》,无论内容还是形制,都是汉大赋具有开创意义的典范之作。 《七发》的艺术特色: [1]、用铺张、夸饰的手法来穷形尽相地描写事物,语汇丰富,词藻华美,结构宏阔,富于气势。刘勰说:“枚乘摛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丽风骇。”(《文心雕龙·杂文》) [2]、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对事物做逼真的描摹。; [3]、在结构上,《七发》用了层次分明的七个大段各叙一事,移步换形,层层逼进,最后显示主旨,有中心,有层次,有变化,不象后来一般大赋那样流于平直呆板。 后来沿袭《七发》体式而写的作品很多,如傅毅《七激》、张衡《七辩》等等。因此在赋史上,“七”成为一种专体。 ;第三节 司马相如及其《子虚赋》、《上林赋》;3、主旨上,既美且刺,一方面大力宣扬大汉帝国的声威与气魄,歌颂帝王的功德;一方面又对帝王政治上的过失、生活上的奢侈进行讽刺和劝谏,客观上却形成了“劝百讽一”的效果。 4、行文结构上大多采用主客问答方式。一般有三个部分组成:开头是序,通常是赋中人物的简单对话,交代出赋中人物问对的缘由,以引出正文;中间部分是正文,主客双方彼此夸耀和辩难;结尾往往以一方向另一方诚服告终,揭示出讽谏意。 5、用韵和语言上,韵散相间,开头的序一般用散文体;中间的正文,以韵文为主,夹杂一些散文。语言句式上,以四、六言为主,杂以三、五言。;二、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品:《子虚赋》和《上林赋》;《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也是汉大赋的代表作。两篇作品不作于一时,《子虚赋》作于相如为梁孝王宾客时,《上林赋》作于武帝召见之际,前后相距十年。但两赋内容连属,构思一贯,实为一篇完整作品的上下章。 ;作品虚构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人,并通过他们讲叙齐、楚和天子畋猎的状况,他们对此事的态度,结成作品的基本骨架。作品生动描绘出大汉帝国的富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