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阶段性评估检测3(基础达标卷).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校阶段性评估检测三(基础达标卷)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一、诗歌鉴赏专练 1.(2010·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阅读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金陵怀古 王硅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颈联锻字炼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任选两处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开篇点题,点明时间和地点。(1分)②“悠悠”“独上”“满目秋”等词,开篇即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1分)③与尾联的“故国凄凉”“谁与问”形成首尾呼应。(1分) (2)用“萧萧”“惨惨”修饰“暮吹”与“寒云”,摹声绘色,写出了晚风凄紧,寒云惨淡,也写出了作者的心绪;“惊”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秋风中“红叶”飘零的情状,也写出了诗人心头之“惊”;“压”既形象地写出了寒云之重,也表现出诗人心情之沉重。(“萧萧”“惨惨”“惊”“压”任选两处赏析即可) 2.(2010·河南省商城高中高三统考)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1)请写出本诗诗眼并结合相关内容谈谈其作为诗眼的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诗末“霜叶满阶红”这一环境描写有何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诗眼是“安闲”或“安闲一老翁”。理由:全诗紧紧围绕“安闲”二字展开,“卧迟”“睡美……未起”等诗句都表现出老翁的安闲,此句也勾画出老翁喜静厌动、恬淡寡欲的形象与心境。 (2)①照应首句,使诗歌浑然一体。②运用反衬手法,夜带风雨加深了“寒”意,不久前还红似二月花的树叶,一夜之间就被秋风秋雨无情地扫得飘零满阶,这自然环境的冷酷无情正是为了反衬老翁的“安闲”,突出老翁的清静淡泊。 3.(2010·山东烟台市开发区高中高三模块考试)阅读下面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阊门①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逐楼船②,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③。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注:①阊门:苏州的西城门,也称吴门。②逐楼船:楼船,古代战舰。逐楼船,从军。③新烟:寒食节禁火,清明日重新生火。 (1)这两首诗,同是写苏州清明节的,作者所描绘的情景有何不同?试作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同为即景抒怀诗,但抒发的情感迥然不同,试加以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张诗:耕夫被征,造成城外万顷良田野草丛生,城内炊烟稀少,少有人迹。吴诗:春风徐徐,人们纷纷出城踏青。日暮时分,游人散去,黄莺重又在杨柳间欢叫。 (2)张诗:表达了对统治阶级“召募百姓”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吴诗:表现了对民俗民生的关注,抒发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4.(2010·重庆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6分)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1)“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句中“红”“绿”二字的表达效果。(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词人展开想象,极写归家之后调弄银笙、点熏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