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案例ppt.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ppt

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四 某多晶硅厂氯化氢冷凝工段HCI泄露事故 1、事故经过 2011年4月25日尾气回收现场报告氯化氢冷凝工段液态氯化氢储罐压力变送器PT—4861的根部阀有轻微泄露,但是由于当时储罐内有大量的氯化氢液体无法排出,所以无法更换根部阀,当时经工艺人员同意待到氯化氢液体储罐内的液体排完或等停车检修时对根部阀进行维护,到2011年4月30日早8:00由于根部阀腐蚀严重,再加上罐内的压力使根部阀泄露量增大,此时罐内还有大量的氯化氢液体无法排出,大量的氯化氢液体经根部阀泄露扩散在厂区,给环境造成污染。 2、原因分析 由于根部阀的四氟垫片年久腐蚀,加上罐内的压力,致使根部阀密封不严造成氯化氢液体大量的泄露。 事故案例分析 3、事故处理方法 氯化氢冷凝工段紧急停车,待氯化氢储罐无氯化氢液体排出时,更换新的根部阀。 4、教训总结 此次事故应该是可以避免的,由于本工序的介质是属于高腐蚀的物质,在平时在检修和巡检时应注意本车间的设备,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和工艺人员沟通,双方配合将隐患消除,就能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论问题的大小,都应及时的处理,避免大事故发生。 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五 某多晶硅厂分析取样时发生燃烧事故 1.事故经过 本次事故经过:2010年12月的一个夜班,分析人员在对CDI车间LV1300导淋进行液态常规样取样时,发生燃烧事故,经过大概15分钟的紧急扑救火势才得以控制。(工况:取样口处物料压力大概1.8MPa,温度40度左右) 2.原因分析 本次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机修在对取样管进行焊接时内部不光滑,加上取样人员阀门瞬间开度过大,法兰连接处没有做静电跨接,导致取样时液态物料入取样管摩擦产生静电,使液态物料发生燃烧。 事故案例分析 3.事故处理方法 用干沙及CO2灭火器对外漏物料进行覆盖降温,在取样口手阀完全暴漏出来时关闭手阀。 4.教训总结 此次事故应该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机修人员焊接时做到仔细一点,分析人员在取样时做到缓慢开启阀门,车间安全工作认真一点,把所有静电跨接检查到位,这样的事故是肯定能避免的。 2012年2月28日上午9时30分左右,位于河北省赵县的克尔化工厂1号车间发生爆炸事故。事故造成13人死亡,43人受伤。发生事故的1号车间已经基本上被炸平,爆炸地点出现了一个直径约十几米的大坑,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距离爆炸现场不足五百米的南柏舍派出所克尔警务室的铁门也因受到气浪冲击而扭曲变形。 广西维尼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机车间发生严重爆炸事故 广西维尼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机车间发生严重爆炸事故 消防人员在控制火势 大型救援设备已运抵现场 广西宜州化工厂爆炸8人死亡55人受伤 2008年8月26日早上6时45分,广西维尼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机车间发生严重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惨重损失。事故发生后,广西已投入救援消防车辆20部、推土机2台、钩机6台,近千名消防官兵、公安干警、武警和当地干部、民兵参与抢险救援工作。截至26日17时,已成功疏散转移群众1.15万多人;医院收治伤员55人,死亡8人,失去联系11人。目前,大火已全部扑灭,救援人员已安全转移危险区的5罐液氯。 无锡新区某化工厂发生爆炸 无锡新区某化工厂发生爆炸 无锡新区某化工厂发生爆炸 山西运城新绛煤化园区一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 山西运城新绛煤化园区一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 * * 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一 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 1、事故经过 1984年12月3日,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联碳公司农药厂甲基异氰酸酯(MIC)泄露,致使4000居民中毒死亡,20万人深受其害。有资料报道已死亡1万多人。这起事故是世界工业史上绝无仅有的大惨案。这起事故的发生,引起世界的震惊,也带来反思。由此,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加强了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立法工作。 2、事故分析 美国联碳公司发表了事故原因调查报告,该事故时由于120~230加仑水进入甲基异氰酸酯(MIC)储罐,发生放热反应,致使储罐压力升高,防爆破裂造成泄漏。另外,储罐内有大量氯仿(氯仿是甲基异氰酸酯制造初期作为反应抑制剂加入的),使储罐(材质304不锈钢)发生腐蚀,又加速了反应。由于放热反应持续进行,储罐内温度急剧升高,致使压力很快达到40磅/平方英尺以上,防爆膜破裂,安全阀开启,泻出大量MIC 。漏出的MIC喷向氢氧化钠洗涤器,因该洗涤器能力太小,不可能将MIC全部中和,最后的安全防线是燃烧塔,结果燃烧塔未发挥作用。 * 事故案例分析 该甲基异氰酸酯(MIC)储罐有一套冷却系统,但该冷却系统从1984年6月就已停止运转,不能控制急剧产生的大量MIC气体。 印度对博帕尔事故进行了调查,认为联碳公司在预防有害气体泄露的措施上存在

文档评论(0)

技术支持工程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仪器公司技术支持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