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宋代时代背景分析
试析宋朝古文大家的时代背景 撰稿:林淑惠 壹、写作动机 北宋优秀文人辈出:范仲淹、司马光、欧阳修、三苏、王安石等,不胜枚举,其佳作名篇亦是中学国文教材中的常客。除文人本身的努力与天资之外,北宋的时代氛围是否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北宋鼎盛的文风又是如何形成的?北宋的政经局势又是如何牵动着这些文人的遭遇?如何影响这些文人的人生观念与处世态度?希望透过北宋时代背景的分析介绍,能更深入了解文章,深入了解文人心声,了解文人的生命。 贰、北宋的时代背景 北宋自赵匡胤于公元九六O年称帝起,到公元一一二七年徽宗、钦宗被金人俘掳止,凡一百六十七年,史称北宋。北宋虽然大致统一了中国,结束了五代十国七十余年的分裂割据之局,却从来没有强盛过。饱受契丹、党项、女真等外族的侵扰,历尽迫害屈辱,最后更亡于外族。这固然由于历史给予它的负担过分沉重,诸如契丹人的炽盛,燕云十六州的丧失等;但主要还在宋人的无法振作,这又与宋的国策有极密切的关系。 宋的国策,简言之是「强干弱枝」。其基本原则,约有二端:其一是中央集权,使中央的各项权力如军、政、财等权都超越地方。其二是提倡文人政治,严禁武人干政。其目的在纠正五代武人乱国的弊病,自太祖起,北宋的历代君主一直谨慎遵行这个政策,直到灭亡而后止。 參見《中國通史 參見《中國通史?下冊》傅樂成,台北:大中國,民國73年12月再版,p527~529。 中央集权: 太祖为厉行「强干弱枝」的国策所作的重要工作,是整顿禁军和削弱藩镇。在整顿禁军方面,太祖在酒宴间婉劝石守信、高怀德等人辞职,改授节度使,将禁军兵权收归中央,史称「杯酒释兵权」;命诸州挑选精兵,送至京师以补禁军之缺,又立更戍法,遣禁军戍边,使往来道路,习劳苦,自是使全国精锐部队多集中于京师附近,且「更戍法」使将帅和兵士频繁地调动,杜绝了晚唐五代以来将帅专兵,士卒骄惰的状况。 与整顿禁军并行的,是削夺藩镇的权力。宰相赵普认为: 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司馬光《涑水紀聞? 司馬光《涑水紀聞?卷一》鄧廣銘、張希清點校,北京市:中華書局,1989,第1版。 太祖从其建议,逐步削减藩镇权力,首先以文臣代替武将出任节度使;其次于首长之外,别置通判,以节制藩镇之权;其三收藩镇财赋及刑法之权,太祖命诸州的死刑案件,在行刑前,须将该案奏闻中央,交刑部详覆,在财赋方面,太祖命诸州所收赋税,除了供给本州岛的用度之外,其余钱帛均须辇送京师;更在开宝二年(九六九),撤销若干五代残余的藩镇,「强干弱枝」的国策,至此已大致实现。 文人政治: 太祖鉴于晚唐五代藩镇的流毒,不但削夺藩镇之权,将全国精兵集中于京城附近,更进一步推行「与文教,抑武事」 參見《續資治通鑒長編?卷十八》﹝宋 參見《續資治通鑒長編?卷十八》﹝宋﹞李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版。 (以下簡稱《長編》)。 自古创业垂统之君,即其一时之好尚,而一代之规抚可以豫之矣。艺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太宗、真宗,其在藩邸,已有好学之名;及其即位,弥文日增。自时厥后,子孙相承。上之为人君者无不典学,下之为人臣者,自宰相已至令录,无不擢科;海内文士,彬彬辈出焉。 太祖不但以「文臣知州事」,而且大量拔擢文官,优礼文官,仁宗时蔡襄曾说: 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天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 《宋史 《宋史?職官志》(「新校本」二十五史)﹝元﹞脫脫等;台北:鼎文書局,民國67年9月初版。 可知北宋文人政治概况,太祖还立下了「不欲以言罪人」,「不杀士大夫」和「优待文士」 參見﹝清﹞王夫之《宋論?卷一》台北:三人行,民國63年。 參見﹝清﹞王夫之《宋論?卷一》台北:三人行,民國63年。 參見《中國通史?下冊》黃大受,台北:五南,民國72年7月初版,p518~519。 宋朝优礼文士,以文人治国,并非意味着执政者,完全相信多数由文人出任的百官,为提高君权,牵制官员,宋朝建立了一套严密的监察制度。谏院由宰相属官渐臻独立,职权由谏诤皇帝转为监察百官,与御史台职事相混,合成一势,共为「为人主之耳目」。又「许风闻言事者,不问其言所从来,又不责言之必实」 參見《長編?卷二一O》。「台谏合一」和「风闻言事」使得监察机构与中书、枢院并立,使百官之间相互监控牵制,如此一来集结于中央的权力,又自然落在君主一人身上。台谏制度对于「折奸臣之萌,救内重之弊」 參見《長編?卷二一O》。 參見《蘇軾文集?卷二十五》。 太祖这套治国之策,在当时的确不失为救时良药,它平息了五代扰攘的世局,奠定宋朝文化昌盛的根基,自有其不可抹灭的价值,但太祖以后的皇帝们,只知墨守成法,不能因时制宜,因此末流所及,衍生出许多弊端,使北宋国势日趋贫弱。正如朱熹所说: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