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课程论文从传播角度看微信谣言的出现的原因特点及思考.pdf

传播学概论课程论文从传播角度看微信谣言的出现的原因特点及思考.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播学概论课程论文从传播角度看微信谣言的出现的原因特点及思考姓名杨迪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号班级课程名称传播学导论任课老师李晓静目录一微信朋友圈谣言疯传现象的出现二微信谣言的传播特点三科学传播的局限性为何科普类知识和事实真相难以有效传递四从传播学角度寻找解决微信谣言肆虐的方法一微信朋友圈谣言疯传现象的出现一组数据表示中国的手机网络的使用率在近年来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新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智能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手机的使用也逐渐向老龄和低龄化走去这种使用智能手机的热潮也更加推动

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 传播学概论 课程论文 从传播角度看微信谣言的出现的原因、特 点及思考 姓名:杨祎迪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号:5140519079 班级:F1405104 课程名称:传播学导论 任课老师:李晓静 目录:一、微信朋友圈谣言疯传现象的出现 二、微信谣言的传播特点 三、科学传播的局限性——为何科普类知识和事实 真相难以有效传递? 四、从传播学角度寻找解决微信谣言肆虐的方法。 一、微信朋友圈谣言疯传现象的出现 一组数据表示中国的手机网络的使用率在近年来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新媒体 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智能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手机的 使用也逐渐向老龄和低龄化走去。这种使用智能手机的热潮也更加推动了新媒 体市场的发展和竞争。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超级APP 也应运而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 是微信了。微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各个年龄阶层的人的沟通方式。人 们开始摒弃传统的短信和电话等联系方式,转而使用微信来联系他人。并且私 密性极强的朋友圈也为相同兴趣爱好的朋友构建了一个相对密闭安全的空间。 微信显然并没有将app 的用处仅仅体现在了联络亲友、寻找同好等方面,而是 开发了更多功能提供给人们使用。举例来说微信的钱包功能从转账、支付、缴 费、信用卡还款甚至办签证等功能都一应俱全。一个微信app 在手,似乎其他 的app 存在的意义都不是非常大了。这更加反映出了现在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群 根本离不开微信的这一基本事实。 微信改变人们的生活,提供给了人们生活难以想象的便利。但是有话说“物极 必反。”诚然微信带给了人们很多基本的生活交流的好处,但是随着微信热度的 上升以及使用微信的人群渐渐向老龄化和低龄化的方向发展。有一种令人担忧 的现象出现了——微信谣言的疯传。 想16—30 岁的人群基本不会被这类谣言所误导,基本都采取了无视的态度。 但通过笔者以及身边的朋友的经历来看,我们都经常会收到来自家人的“关 爱”。他们会将这些谣言信以为真,并且转发给其他人或者分享在朋友圈上企图 让其他人也信服。 虽然深信自己自身并不会被此类谣言信息所误导。但是看到真的有中年人或者 老年人因为一篇文章开始拒绝使用微波炉等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出现时, 我们应该产生一种担忧,这些“子虚乌有”的微信谣言的产生会不会危害到这些 选择相信的人群的生活及思想?从而产生一种家庭乃至社会的不安定的因素? 然而我们的关于科学知识的传播是不是出现了一种局限性?为什么这些未接受 过系统的科学教育的人容易被谣言牵着鼻子走而不选择相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 识?这些问题我将会在下文一一尝试解释。 二、微信谣言的传播特点 微信谣言之所以能够被广泛传播,必定有其特殊的煽动性。纵观那些容易在中 老年人朋友圈造成疯传的言论,有人将这些的微信谣言的特点总结如下: 谣言的叙事主题都是关于健康、时政以及社会类的内容。中老年人对于养生的 在意不必多言。以及人们对时政和社会类的新闻参与度热情是非常高的。这些 叙事主题与大众传播媒介所设置和建构的风险议题是高度重合的。说明人们对 于话题的参与度与传媒所关注的风险议题十分契合。这也为这些谣言的传播奠 定了热度基础。 (图为2014 年的微信谣言主题爆发趋势变化图)1 1 《微信谣言的主题与特征》作者:张志安;束开荣;何凌南;新闻与写作, News and Writing, 【所属期刊栏目】专栏_政务传播 (2016 年01 期) 其次新媒体谣言的“风险”叙事又充满了各种虚假与夸张的风格,企图通过一 些莫须有的危机感和视觉冲击感给人产生一种权威可信的感觉。比如标题必配 的“看完赶紧删”、“妙龄少女竟是这样死在床上”、“是中国人必须看”、“十三亿 人看完都哭了”,并且配上一张令人想入非非的配图。这种内容通常可能点开只 是一个少女半夜在玩充电玩手机被电死了这种内容。十分无聊和无用。有些人 可能只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