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阮籍quot;越名教而任自然quot;的人格理想.pdfVIP

论阮籍quot;越名教而任自然quot;的人格理想.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3卷第4期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01.13No.4 JournalofHunan of Science Jul.2010 2010年7月 UniversityScienceTechnology(SocialEdition) ■哲学研究 论阮籍“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格理想 刘关玲,廖君湘 (湖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摘要:阮籍从崇儒转向拜道,以放荡不羁、不拘礼法的思想言行抗争司马集团势力。阮籍“越名教而任自然”人格理 想的形成是客观现实与独特个性相碰撞的产物,也是外在思想影响与内心冲突相结合的结果;理性分析其人格理想对我国 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阮籍;名教;自然;人格理想 中图分类号:1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35(2010)04一0042—04 阮籍(210一263年),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客观世界的自然之道,在人格理想中就是指人未受 南尉氏)人。以清谈狂放酣饮而成为正始名士,以 名教和世俗欲望扭曲的纯朴本心。 《大人先生传》、《达庄论》、《通老论》、《通易论》等 “越名教而任自然”,即否定司马氏的伪善名 创作而被视为“竹林七贤”精神领袖,又以咏怀诗 教及其清规戒律,使人在社会生活中不受种种社会 的写作而驰名古今文坛。本文拟就阮籍“越名教 纲常的压抑、束缚与诱导,将自身融入自然,遵从大 而任自然”的人格理想的内涵、形成过程、形成原 道,从而还原人最初的纯良本性,即成为精神上自 因、表现形式和人文意义略作探析。 由、独立的“至人”。阮籍眼中的“至人”是一种超 越现实社会的人,具有全真保性,安时处顺,以无用 为用,以无为而为的人格特征。“故至人无宅,天 阮籍早期崇尚儒学,晚期推崇道教的人格思 地为客;至人无主,天地为所;至人无事,天地为敌。 想,发展了王弼“名教本于自然”的思想,最终形成 无是非之别,无善恶之异。故天下被其泽,而万物 了“越名教而任自然”(该命题由嵇康提出)人格 所以炽也。”C2]1316“至人者,恬于生而静于死,生活, 理想。 则情不惑,死静,则神不离。故能与阴阳化而不易, “名教”,名分之教,本文所言之“名教”,指被 从天地变而不移。”C2]ml 司马氏集团所利用、所提倡的虚伪的伦理道德纲 正始以前,阮籍崇儒学。咏怀诗十五中自谓 常【l】。为巩固宗法等级制度和建立大一统的统治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诗书。被褐怀珠玉,颜闵相 秩序,司马氏用“孝”为核心的名教治理天下。因 与期”,并著《乐论》,主张礼兵相辅相成,共同维系 名设教,用“名教”化人,以名取人,通过诸体现统 等级伦理秩序。 治利益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来约束人心,名教实 正始年间,阮籍致力于儒道结合。以阮籍、嵇 质上沦为权力集团网罗罪名、诛除异已的统治工 康为中心的一批文人名士“嘉平中并居河内山阴, 具。王弼的“自然”,系指宇宙的根本法则及其体 共为竹林之游”【31。他们谈玄论道,用放荡的行为 现于万物的自然状态和过程;阮籍则谓“自然”为 反抗礼法压抑人性。这一时期,阮籍为求融通儒 收稿日期:20lO一03—2=I 作者简介:刘美玲(1973一),女,湖南湘潭人,讲师。主要从事党史、社会发展哲学的教学与研究。 42 道,著《通老论,《通易论》,希冀发挥道家的自然 骸”C4]Su,对儒家“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无为论为纲常名教提供哲学依据,“故立仁义以定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