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参的价值与栽培技术-广东林业科技
布狗尾的价值与栽培技术 张冬生 江彩华 肖腊兴 丁文恩 李映珍 (广东省梅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广东梅州 514011) 摘要:文章介绍了布狗尾的各地别名、形态特征及其实用价值,并总结了其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布狗尾 形态特征 价值 栽培技术 The Value an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Uraria crinta desv.var.macrostachya wall Zhang Dongsheng Jia Caihua Xiao Laxing Ding Wen’en Li Yingzhen (Meizhou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Meizhou,Guangdong 514011)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local names of Uraria crinta desv.of different places, it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ts value an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Uraria crinta desv. var.macrostachya wal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valu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布狗尾(Uraria Crinta Desv.var.macrostachya wall.)是蝶形花科狸尾草属的多年生直立亚灌木植物[1],花序形状似动物尾巴,常野生于山坡、灌木丛边。布狗尾全草入药,主用根部。广东省梅州市林科所于2006年承担了省农业标准化项目《石参(即布狗尾)栽培技术规程》(项目编号2006-DB-17),经过种植试验,乡间种植地调查了解和查阅相关参考文献,现将布狗尾的各地别名、形态特征、实用价值和栽培管理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项目来源:广东省农业地方标准化项目“石参栽培技术规程”(2006—DB—17) 作者简介:张冬生(1971—)男,广东平远县人,工程师,从事森林资源开发和林木培育工作。 1 各地别名[2,3] 石参(梅州、河源)、布狗尾(汕头)、狐狸尾、布狗尾、狼尾草(南澳)、布狗尾、长穗猫尾草、兔狗尾、长穗狸尾草(湛江)、布狗尾、狐狸尾、猫尾草(惠阳)、猫尾射(福建)、虎尾轮(闽南、莆田)、狗尾射(上杭、永定)、一箭花(平潭)、狗尾草、红狗尾、山狗尾、狗尾骨、狐狸尾、猫尾草、狗尾呆、狗尾代、兔尾草、布狗尾、虎尾轮、猫上树、兔狗尾、防虫草、固胃草(台湾)。 2 形态特征 布狗尾是多年生直立性小灌木状类木质宿根草木,高60~160 cm,茎单株或多株丛生,单茎被剪切后,立即发芽长出多茎,呈丛生状,全枝被短茸毛。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具长柄,小叶3~7片,有时9片,对生,叶片长卵形,钝头,有时呈卵状披针形或略长椭圆形,长5~11 cm,最长可达15 cm,宽3~6 cm,曾发现8 cm者,末端具短尖,基部略小,状圆形,全缘,质厚,粗糙,表面光滑,背面被毛,对生叶柄极短,末端叶柄1~5 cm。4~11月开花,顶生,开花季节5~9月,长穗形总状花序,序长15~60 cm,呈淡紫至红紫色。其花(穗)密生如红星,蝶形花,花瓣红紫具细爪,呈圆形,两则稍似耳垂状,末端忽尖,翼瓣略刀形,龙椎瓣呈线形;萼管甚短,呈浅杯形,5裂,上侧裂片较短,2齿,下侧裂片稍长,3齿,皆具长毛;苞片披针形略三角状,末端渐尖,早落性;雄蕊2体共10枚,花柱略呈线形,子房上位。荚果重叠扭曲,被有短毛,3~6室;种子具光泽,黑褐色,未熟呈绿色,肾形,直径0.2~0.5 cm,种子千粒重约2.72 g。布狗尾主根肥大,粗且长。 3 分布 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4]。生于坡地、路边草丛中。现各地多有栽培。 4 价值 4.1 药用价值 “北有人参,南有石参”,足以可见布狗尾之价值。布狗尾性味和功用[5]:甘、淡,微寒。归肺、胃经。清热化痰,凉血止血,杀虫。用于外感风热,咳嗽痰多,疟疾,小儿疳积,血热吐血,咯血。据介绍[3],本品为台湾人民自古以来,惯用于小儿发育不良之转骨药材,以及运动伤害和跌打内外伤之伤科传统食疗优良药材。 4.2 生态价值 布狗尾耐贫瘠、干旱、忌涝。其根系发达,在沙坝地、石砾、石质山地均能生长,适合不宜林地种植,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布狗尾小根上有根瘤[5],具有固氮作用。 4.3 经济价值 布狗尾全草含有黄酮甘、糖类和酵素及维生素,用布狗尾的根作成的汤剂或作成的燉剂,风味独特,甘醇清香,令人食后回味无穷,常食有保健作用。是效果良好的药材和药膳材料,据我们到大埔县调查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