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第六讲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概论第六讲概要

中国文化概论 ——文法学院通识类必修课 第六章 中国语言文字 语言与文化 只有人类有真正的语言,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语汉字与中国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龟 甲(卜辞) 居延汉简 柳公权 ︱ 玄秘塔碑 汉语的属性与世界语言谱系分类 1、汉藏语系 2、印欧语系 3、阿尔泰语系 4、闪含语系 5、乌拉尔语系 6、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 7、马来—玻里尼西亚语系 8、南亚语系 9、达罗毗荼语系 10、其他语系 汉藏语系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使用人口有十几亿。包括汉语和壮侗、苗瑶、藏缅三个语族。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汉语概说(一) 汉语,又称中文、汉文。其他名称有国文、国语、华文、华语、唐文、中国语,还有唐话、中国话等俗称。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词根语(孤立语),有声调。汉语的文字系统汉字是一种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时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汉语包含书面语以及口语两部分。 汉族的通用语是近几百年来以北方官话为基础,北方官话为辅助逐渐形成的。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却又不等同于北京话,是摒弃了北京语音中的一些土音而形成的。汉族的通用语在中国大陆称为普通话,在台湾称为国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称为华语。 汉语概说(二) 世界上仍然存在着5000种以上的语言或方言土语,其中汉语使用人口最多, 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的国家。汉语是跨民族、跨地区的国家通用语。 汉语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最富于稳固性的语言之一。 汉语发展历程: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 语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语言的各种要素——语音、词汇、语法在不同的历时时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 在语言三要素中,语法变化最慢,其次是语音,最快的是词汇。 结合大家的学习经历,将汉语和英语进行比较,这两种语言有何不同(可从语法、语音、语义等角度进行一些初步的比较)? 《清稗类钞.诙谐类》:有以母设宴受贺者,获赠以幛。其幛文曰‘德配孟母’,盖置于匣中之四字也。悬时,颠倒其文,则为‘母配孟德’。 “德配孟母”是由“德”、“配”、“孟母”三个词构成的一个句子,语序调整后的“母配孟德”是由“母”、“配”、“孟德”三个词构成的句子。“配”的词形虽然没有变化,但是词义已经完全不同。赞颂之辞变成了令人尴尬的滑稽之语。 从句法结构的表达方式上看,汉语不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表达语法关系,而是借助虚词和语序来表示,词的词序很严格。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施氏视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食时,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施氏食狮史》赵元任) 漪姨倚椅,悒悒,疑异疫,宜诣医,医以亿蚁溢胰医姨,姨疫以医。姨怡怡,以夷衣贻医。医衣夷衣,亦怡怡。噫!医以蚁胰医姨疫,亦异矣;姨以夷衣贻医,亦益异已矣!(《漪姨的故事》赵元任) 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 从音义对应的角度看,汉语有一个突出的特点,一个音节对应多个词(语素)。因为多词同音,所以单凭语音会发生理解上的歧义,单凭语音无法领会语义。 从汉字的角度说明了汉字及汉语书面语的功能——以形表意。这段短文只能用书面语才说得清楚,口语无法直接准确表述这段同音语句的意思。 汉语方言示意图 中国一共分七大汉语方言区,分别是北方方言区(以北京话为代表)、吴方言区(吴语,具体包括江苏、浙江和上海)、粤方言区(广东、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通用)、闽方言区(福建和台湾省)、湘方言区(湖南话和湖北话)、客家方言区(梅县话)、赣方言区(江西话) 相成了以地域为区分的独立方言体系。 北方方言即广义的北方话,一般所谓“大北方话”。近1000年来,中国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从唐宋白话到元曲到明清小说,都是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创作的,再加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话通行地区,从元代以来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高度集中的心脏地带,向来官场上办事交际,都使用北方话,因而有“官话”的名称。使用人口占汉族的71.2%。 吴方言习惯上称吴语,也叫江浙话或江南话。“吴”是古代地域名称的沿用。通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北部、江西东北部、和安徽东南部的一部分地区。使用人口占汉族的8.3%。 北方方言的语音特点 北方方言分布地域广大,但内部一致性较强。共同特点是: 1)古全浊声母演变为塞音、塞擦音时,平声演变为送气清音,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