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校社团的沿革与发展-浙江大学附属中学.doc

中国学校社团的沿革与发展-浙江大学附属中学.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学校社团的沿革与发展-浙江大学附属中学

新时期高中学生社团研究 屠晓丹 [内容摘要] 历史和现实表明,学生社团在促进学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就目前来看,高中学生社团的发展遭遇到很多瓶颈。本文尝试从高中学生社团的功能和支持系统等角度探讨高中学生社团在新时期的存在意义,解决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指导社团更好地开展工作。 [关键词] 高中学生社团 研究意义 功能 支持系统 社团是社会团体的简称,即“各种群众性的组织的总称,如工会、妇女联合会、学生会等”(《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高中学生社团,顾名思义,是高中在校学生为实现成员的共同意愿和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社团章程开展活动的业余群众性学生组织。 一、研究意义 1.当前高中学生社团的生存状态 曾几何时,社团只出现在大学的校园中,数目也是少的可怜。而今,社团的数目越来越多,不仅在各所大专院校,就连在学业重压之下的高中,也是渐显欣欣向荣。高中里的学生社团从无到有,个数从少到多,越来越受人注目,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的群众性、民主性、多样性、实践性等特点吸引着广大青年学生。因此,社团在成为中学生了解社会、走向社会的重要形式和载体的同时,逐步发展为组织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拓展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助手和阵地。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许多因素还制约着高中社团的健康发展。 (1)学业压力大,学生没有充裕的活动时间。在现行的高考制度的高压下,学生社团活动正在被逐渐挤出学生的作息时间表。(2)社团物质条件不够。很多学校社团普遍存在着财力不足、社团活动场地不足的情况,所以活动的强度有限,质量得不到保证。(3)缺少专门的指导教师,社团活动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4)社团活动缺少与班级考核的挂钩,难以得到班主任的支持。(5)社团制度化和规范化不够…… 种种因素制约着高中学生社团的发展,被家长、老师、学生寄予厚望的社团在学校中远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有统计数据表明,杭州某高中95.2%的被调查学生认为社团在高中学生的发展中有非常大的作用,而79.6%学生认为该校社团发展不理想,原因最主要的前4项依次是:“升学压力”、“没时间”、“没兴趣”和“家长不支持”。 为什么这么理想的素质教育载体会在高中校园遭受冷遇,这是我们的一个困惑。 2.从我国学生社团发展的历史来看高中学生社团在学生成长中的价值 (1)社团活动促进了学生的社会化 让我们先把目光投向20世纪前叶的中国。 20世纪初,日俄战争在中国土地上爆发,战争双方对中国的烧杀抢掠激起了京师大学堂学生空前的爱国激情和强烈义愤,抗俄铁血会因此于1904年成立。这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学生社团之一。当时,协会成员以集会、演讲、办报等形式进行宣传,掀起轰轰烈烈的反俄运动。 北大百年校史中最光辉的篇章就是北大社团史,北大历史上的许多进步团体都曾为国家做出过卓越的贡献。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期间,北大校园内出现了进德会、新闻研究会、新潮社、社会主义研究会、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学生储蓄银行、消费公社、雄辩会、画法研究会等数以百计的学生社团。李大钊、陈独秀、高君宇等468名师生成为进德会的第一批会员。毛泽东1918年到北大以后曾积极参加新闻研究会的活动,还获得了该会“半年研究期满证书”。社会主义研究会和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则培养了邓中夏等中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前身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当时就是北大的社团之一,她的首批成员几乎全是北大师生。 20世纪初到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动乱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学校社团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近半个世纪以来学校社团的历史,也是一部充满激情、与时俱进、承载着中国进步进程的历史,而那时候的大学生就其年龄来看和我们现在的高中学生相仿。由此可见,社团可以让学生从中得到锻炼,促使其更关心社会,关心国计民生,更早成熟。 (2)社团活动促进了学生身心发展 让我们再把目光投向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在新的教育方针指导下,新中国学生社团发展的春天也到来了。一方面,大学社团仍旧在学校社团中起着主力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小学学校社团也异军突起,开始成为学校社团发展的生力军。 这段时期,大学社团逐渐从和政治千丝万缕的关系中走出来,朝着多元、多兴趣方向发展。文体类、 休闲类、知识类、论辩类、艺术类等方面的社团大量涌现,这也符合经济、文化多元化的要求。在这些社团中,如北大的山鹰社、爱心社、自行车协会,北师大的白鸽协会、教育学社,浙江大学的黑白剧社、飞来峰文学社等在社会上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同时,中小学社团在素质教育的呼喊声中大步向前。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握方向,正确引导,积极鼓励学生社团纳入学校正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