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师范学院-09文学院-古代汉语课程(音韵知识)PPT课件.ppt

廊坊师范学院-09文学院-古代汉语课程(音韵知识)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音韵知识 音韵学发展简史 语音演变史分期:一、上古音(先秦两汉); 二、中古音(魏晋至唐宋); 三、近古音(元明清); 上古音以先秦两汉韵文、谐声字、重文、异文、假借、古书注音、声训等为研究材料; 中古音主要以隋陆法言《切韵》(宋《广韵》的前身)为研究材料; 近古音以元周德清《中原音韵》等韵书为研究材料。 一般音韵学知识只涉及上古和中古两期。 概念: 古音学:依据上古韵文和形声字的主要材料,研究上古时期语音系统的,称为古音学。 今音学:依据《切韵》一系的韵书为主要材料,研究中古时期语音系统的,称为今音学。 等韵学:依据等韵图来分析音节结构,探讨发音原理和方法的,称为等韵学。 北音学:以《中原音韵》系统的韵书为主要材料,研究近古时期语音系统(特别是近古北方语音),建立“北音学”。 古代的音韵学研究是由中古音的研究开始的,依照产生的先后分别为:中古音研究、近古音研究和上古音研究。 一、中古音的代表著作——《广韵》 中古音以隋陆法言《切韵》(601年)为主要研究材料。《切韵》虽已不存,但其声韵调系统保存在宋陈彭年等编撰的《广韵》(1008年)中。清人研究中古音,用的是《广韵》。 《广韵》编排体例: 1、先分平、上、去、入四声五卷(平声字多,故分为上平声、下平声两卷)。 2、每个声调下(即每一卷下)再分韵。同韵的字,韵腹(即主要元音)和韵尾(有的没有韵尾)相同;不论韵头(介音)是否相同。 一个韵选一个代表字作为本韵的名称,叫韵目。。平声57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 四声相承,如,平声一东、上声一董、去声一送、入声一屋,四声相配。 平、上、去只是声调不同,韵母则相同。 如果单统计韵母,只要计算平、入二声的韵母就可以了。 3、每一韵中以声纽的不同再分若干小韵。 小韵是以声母的不同来分别,所以小韵也叫“纽”。小韵的头一个代表字后面注反切。 一个小韵包含一个至数十个同音字。如东韵有东(德红切)、同(徒红切)、中(陟弓切)、虫(直弓切)……等23个小韵;“同”小韵中有同、仝、童、僮、铜……等45个同音字。 《广韵》是当时编的韵书,反映了中古的语音系统,所以,要研究中古音,就要分析其中的声、韵类别系统。古代分析《广韵》一系韵书中的声韵系统的学问,就是等韵学。 二、音韵学基本概念 1、有关声母的几个概念 字母:指称声母的代表字就是字母。如表示舌头清音用“端”(包括切上字“都、丁、多、当……”从另一个角度看,把切上字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相同的归到一起,就得到声母)。 五音、七音:把声母按发音部位分为“唇、舌、牙、齿、喉”五类,即是“五音”。在五音的基础上,再分出“半舌”(来纽),和“半齿”(日纽),共是七类,就是“七音”。 清、浊:分析声母发音方法的术语。发音时声带不颤动是清音,声带颤动是浊音。 等韵学又把清音分为两类:不送气是清(纯清。如端t),送气是次清(如透t‘)。把浊音分成浊(全浊。如定d),次浊(如泥n)。浊音在现代普通话中丧失,在一些方言中保存。 反切:用两个汉字拼合成另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前一个字(反切上字)取其声母;后一个字(反切下字)取其韵母和声调。 2、关于韵的几个基本概念 韵: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归在一起的部类。如206韵。每一个部类有一个代表字,即韵目。这种部类代表的韵母和韵类,也叫韵。如206个韵包含290个韵类。 呼:等韵学将主要元音或介音是u的韵,称为合口呼;其它的韵为开口呼。如,寒韵是开口呼,桓韵是合口呼。这两韵的分别只是开、合口的不同。但有的韵同时包含开口和合口。有人称开合分韵的合口为“真合口”;开合合韵的合口为“假合口”。 等:根据韵腹的侈或敛(主要元音舌位的高低)以及声音的“硬”或“软”(有无i介音)等状况所分析的声音洪细类别。等韵图依韵和韵类的的洪细分四等。同一个韵中,如果有不同韵类,其区别在于介音的有无或不同,放在不同的等,如一东韵分为两类,一类无介音,在一等;另一类有介音i,在三等。不同的几个韵,同收尾而主要元音洪细不同,安排在不同等,如《韵镜》第二十三图开口“寒、删、仙、先”分别放在一、二、三、四等,第二十四图合口“桓、删、仙、先”分别放在一至四等。 阴声韵,也简称阴声,指无韵尾或以元音[-u][-i]收尾的韵,如戈果过韵和脂旨至韵。 阳声韵,也简称阳声,指以鼻音[-n][-m][-ng]收尾的韵,如真轸震韵、东董送韵和侵寝沁韵。 入声韵,也简称入声,指以塞音[-p][-t][-k]收尾的韵,如上表缉韵、质韵和屋韵。 舒声韵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