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弦稳态功率和能量电路分析基础信息学院
* * 图 12.8-4 三相电源的 形连接 若相电压是对称的,则线电压也是对称的,而且线电压的有效值(振幅)是相电压的 倍。设线电压的有效值为Ul,即 * * 如图12.8-5所示 在三相电压组成的闭合回路中,回路中的总电压为 其相量图如图12.8-4 所示。 如果将某一电压源接反了, 例如电压源uc,将z与y, c与a相接,这时闭合回路中的总电压为 图 12.8-5 * * 二、三相电路的计算 1、负载为Y型连接 图 12.8-6 对称三相四线制 设负载阻抗Z=|Z|∠φZ,由于图12.8-6 的电路只有两个节点,因而用节点法分析较为方便。设0为参考节点,节点 0′到 0 的电压为 ,列出节点方程为 * * 因为 所以 * * 每一相负载功率为 三相负载的总功率为 在Y型负载时, 1)相电流等于线电流,IP=Il ; 2)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 ; 3)中线电流为零。 2、负载为 型 连接 设线电压为 * * 相电压等于线电压,即Ul=UP 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可从相量图得出 相电流是对称的,其有效值 。线电流为 * * 即 每相负载的功率为 三相负载总功率为 3、三相功率 1)对称的Y型负载 每相负载的平均功率: * * 三相总功率为各相平均功率之和,即 2)对称的 型负载 每相负载的平均功率为 三相总功率为各相平均功率之和,即 式 与式 完全相同。也就是说,不论Y型负载还是 型负载,三相总功率都等于线电压有效值、线电流有效值乘积的 倍再乘以功率因数。 3)对称三相电路总的瞬时功率是恒定的,等于三相电路总的平均功率P。即, * * 故 例 1 对称三相三线制的线电压为 380V,每相负载阻抗为Z=10∠53.1°Ω,求负载为Y形和△形连接时的电流和三相功率。 解 正弦稳态电路中,如不加说明,电流、电压的大小都是指有效值。 (1) 负载为Y形连接时,电路如图 12.8-7(a)所示。相电压的有效值为 可以设想电源中点 0 与负载中点 0′用理想导体连接, 并设 * * 图 12.8-7 其它两相电流为 * * 则, 三相总功率为 (2) 负载为△型连接时,电路如图 12.8-7(b)所示。设 其它两相电流为 线电流为 * * 把负载由Y型改接为△型其结果是:线电流增为3倍,功率 增为3倍而相电流增为 倍。 三相功率为 * 三、平均功率的计算公式 对于内部不含独立电源的单口网络,平均功率还可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注意: 1、 通用公式 2、功率守恒(有功功率可叠加) 单口网络的平均功率=网络内部所有元件的平均功率之和 对于内部不含电源的单口网络,平均功率为 P=网络内部各电阻消耗的平均功率之和 =端口处所接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 例9-6、如图所示电路及其相量模型,已知 求该单口网络的平均功率P、视在功率S和功率因数 。 解:1)平均功率P 方法一:就网络端口的电压、电流来计算 该单口网路的等效阻抗为 方法二:就网络内部电阻来计算 方法三:根据网络内部RL支路来计算 方法四:根据单口网络等效阻抗的实部来计算 2)视在功率S S=UI=100*12.65=1265V.A 3)功率因数 例9-8:如图所示:电源为发电机,负载是感应电动机,两者之间的传输线用R=0.09欧的电阻和电抗为0.3 的电感等效。 求发电机端的电压和功率因数,并求发电机提供的功率。 解:由题意可知:为串联电路,则根据负载的已知条件可得电流的有效值 则电流相量为 得: 又因为: 由KVL得 则Us=249.53V 发电机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为 则发电机的功率因数为 电感性 发电机提供的功率为 9-5 单口网络的无功功率 一、引 无功功率的大小反映了电源与储能元件(电感、电容)能量交换的程度。 单口网络的无功功率 ?? 电感的无功功率 电容的无功功率 为网络内部元件无功功率之和(无功功率可叠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植物篱对紫色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生态学报.PDF
- 植物绿叶对光的吸收规律的试验研究唐建民傅昌余王礼兵.PDF
- 植物生理学报.PPT
- 植物篱鄄农作坡地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特征-应用生态学报.PDF
- 植物营养学-河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院.DOC
- 植物苗醇的特性生理功能及应用.PDF
- 植物配置的艺术.PDF
- 植物篱的生态效益研究进展-应用生态学报.PDF
- 椰林大道姊妹缘杨英迪与农化系于纪念会-Legacycom.PDF
- 概率统计2009—2010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B-概率论与数理统计.DOC
- XX T 1149.11-2010 内燃机 活塞环 第11部分:楔形铸铁环正式版.doc
- XX T 1149.13-2008 内燃机 活塞环 第13部分:油环正式版.doc
- XX T 1149.12-2013 活塞环楔形钢环正式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8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8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pptx
- (新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大单元教学 课件(共9课时).pptx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醉翁亭记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章末整理与复习习题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外研版三年级英语下册期末复习单词专项.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