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机械通气并发症及处理.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U患者机械通气并发症及处理

ICU患者机械通气并发症及处理摘要:有效预防和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做好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是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点。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并发症 预防 护理 ICU patient machinery ventilation complication and processing Zhuang Yan Abstract:Th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the reduced machinery ventilation complication occurrence,completes the machinery to ventilate patient?s nursing is the machinery ventilation treatment key point. Keywords:The machinery ventilation Complication Prevention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022-02 呼吸机是麻醉、急救复苏几危重病人抢救必备之工具,其临床应用越来越普遍。尤其是2003年,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在救治重症SARS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呼吸机是支持生命的有效治疗手段,是ICU的一个标志。在机体严重缺氧时尽早使用呼吸机已成公识,外科大手术后病人在ICU过度一下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应作为医疗常规。复合外伤病人及早插管对生命支持、及时手术均有益处,内科病人药物治疗呼吸无明显改善可考虑气管插管[1]。呼吸机在危重症的治疗和抢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一个个濒临死亡的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但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将引起一系列致命的并发症,会将尚存的一线希望化为乌有。因此,在我们临床工作中如何加强护理,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2]。 1 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1.1 插管初期的并发症及处理。 1.1.1 损伤:经口或鼻气管插管时,由于病人不合作、下颌松弛不好、操作粗暴等引起口唇或鼻孔至气管各部位的损伤;或气管切开时操作不当引起颈部组织、血管和气管的损伤。重要在于预防,气管插管时动作要轻柔,病人不合作时给予适当的处理。 1.1.2 循环系统扰乱: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过程中,可发生急性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率失常等反应,呈一过性表现,是由于机械刺激呼吸道引起交感肾上腺系统反射所致。循环功能正常者可以耐受,但已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颅内压升高的病人,可导致心力衰竭、脑疝、血管瘤破裂,应注意预防。呼吸道黏膜表面麻醉、给予降压药物或静脉应用芬太尼,可以起到预防和减轻反应的作用。 1.2 导管留存期间的并发症及处理。 1.2.1 导管阻塞:对于这类并发症应根据原因做好预防。一旦发生,给予相应处理,若仍不能解除,可用纤维光导支气管镜插入导管检查处理,必要时更换导管。在选用导管时应使用光滑、柔软、弹性好、固定套囊、透明的导管。 1.2.2 导管误入一侧总支气管:如发现导管固定胶布被分泌物弄湿或脱落,应及时更换,如导管误入一侧总支气管,应将导管向外拔至气管内重新固定牢靠。关键在于及时发现。 1.2.3 导管脱出:由于固定不牢固或病人头颈活动幅度大、翻身不注意、躁动、呛咳等,使导管脱出。如发生导管脱出应立即用面罩紧闭给氧,准备重新气管插管。对于气管切开的病人,若迅速经造口处插入导管困难,也应面罩紧闭给氧。 1.2.4 呛咳:对于气管内刺激呛咳反射严重的病人,可应用镇静药。 1.2.5 气管黏膜溃疡:气囊充气不宜过多压力太高会压迫气管壁形成缺血性黏膜溃疡或坏死。吸引时负压不宜过大,吸痰次数不宜过频,做好湿化以防止黏膜损伤。 1.2.6 皮下、纵隔气肿:发生气肿应迅速查明原因,观察有无发展的趋势。少量的皮下气肿可以自行吸收,如发生纵隔气肿,应扩大气管切开处的皮肤切口,剪开缝线,使气体排出。 1.3 机械呼吸直接引起的并发症及预防。 1.3.1 通气不足:由于分泌物排出不畅气道阻塞,气管痉挛,导管扭曲,气囊移位。机械通气参数设置不合理等导致通气不足,应及时分析原因去除诱因调节呼吸机参数:TV、MT、I:E。 1.3.2 通气过度或呼吸性碱中毒:根据血气分析及时调整通气量,尤其 对于自主呼吸逐渐加强的病人。已发生通气过度时,应适当降低机械通气量,若PaCO?2仍低,可延长气管导管,增加机械的无效腔。若有明显的低钾低氯表现,适当给于氯化钾。对于中枢性通气过度的病人,可给予适当的镇静药,以抑制自主呼吸。 1.3.3 气压伤:预防气压伤的方法是①吸气压力不能过高,潮气量不能过大,如有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