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甘肃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
前 言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 重大战略部署, 甘肃省委、省政府围绕贯彻科学发展观, 确立了“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 区域发展战略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 宏伟目标。 由于各地的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和地域特征, 决定了需要确立不同的 发展模式和路径。 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传统农业区, 如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 战略部署, 需要从理论指导和实践创新中不断探索。 2010年11月, 中共武威市第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化市情认识, 从武威生态条件严酷、发展基础差、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综合实力弱, 处于全省发展后进阶段的 实际出发, 立足于武威城市小、农村大, 城镇化水平低和工业发展落后、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高, 城市带动农村能力弱、工业无力反哺农业的 现状, 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的 理念, 通过新建高等级公路, 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 脊椎和主动脉, 打破城乡和行政区界限, 在优势地区聚集要素, 建设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 加速城乡空间融合、加快特色产业聚集、促进公共资源共享、统筹城乡发展、富裕群众生活,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 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 要求, 为了科学指导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的 建设, 在武威市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建设领导小组和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研究编制《甘肃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规划》的 基础上, 特制定本总体规划。 规划范围为西北起于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 东南至古浪县大靖镇的 带状区域。 包括中心城区, 29个乡镇(丰乐镇、金山乡、永丰镇、怀安乡、五和乡、永昌镇、金沙乡、和平镇、柏树乡、金羊镇、中坝镇、发放镇、高坝镇、清水乡、清源镇、武南镇、河东乡、东河乡、谢河镇、黄羊镇、吴家井乡、泗水镇、黄花滩乡、土门镇、永丰滩乡、大靖镇、西靖乡、民权乡、裴家营镇), 黄羊河农场及马路滩林场。 共涉及364个行政村, 总人口88.91万人。 总面积2484平方公里, 约占市域总面积的 7.5%。 规划期为2010年—2030年。 近期为2010年—2015年, 中期为2016年—2020年, 远期为2021年—2030年。
第一章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 基础
武威市地处甘肃西部河西走廊东端(图1), 核心区范围基本涵盖了武威市中部绿洲区的 核心地带, 是武威长期以来人口社会经济活动集中区。 核心区集中了全市现状约49%的 人口、59%的 GDP和64%的 工业增加值。
?
?
?
第一节 城乡融合发展的 基础和条件
1、区位条件优越。 武威东接兰州、南靠西宁、北邻银川和内蒙古、西通新疆, 地处亚欧大陆桥的 咽喉位置, 处于兰州、白银、银川、金昌、西宁城市经济圈的 中心位置和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 中间地带, 兰(州)新(疆)铁路、干(塘)武(威)铁路、连(云港)霍(尔果斯)(G30线)贯穿全境, 为兰新线与包(头)兰(州)线、包(头)中(卫)线的 交汇点。 是西部重要的 交通隘口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 拥有良好的 区位交通优势。 2、土地条件良好。 全市国土面积占全省的 7.15%, 其中耕地面积统计为382万亩。 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 2010年变更后面积达676.5万亩。 按《甘肃省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还需压减农田灌溉面积164.5万亩, 可变性为生态和建设用地。 土地资源未利用面积大, 占全市国土面积的 47.2%, 高于全省6.3个百分点。 3、光热风资源充沛。 武威是典型的 大陆性气候, 境内干旱少雨, 光热风能资源丰富。 太阳辐射强, 日照时间长, 年日照时数2608-3135小时, 日照百分率58-68%, 年总辐射量127-139千卡/平方公里。 全市风能资源丰富, 主导风向全年较稳定, 有效风能利用时数均≥5000小时, 每日可利用风能时数达13.9小时以上, 风速变化均衡, 跃变较小, 具备风光能开发条件。 4、农业基础条件较好。 武威自古就是“人烟朴地桑柘稠”的 富饶之地, 是全省瓜果蔬菜基地及肉类繁育生产基地, 也是绿色食品最佳产区之一。 全市累计建成设施农业21.51万亩, 优质瓜菜、玉米制种、旱作马铃薯、酿造葡萄、林果等特色优势作物达240万亩, 规模养殖户达12.57万户, 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 比重达31%,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资源丰富。 5、旅游资源丰富。 境内名胜古迹众多, 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