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书句读13.11.26
古书的标点 一、 句读与标点 我们今天看到有些重新出版的古籍,文中已经有了标点符号,那是经过现代人整理而加上的,其实还有大量未经整理的古籍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在读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时,需要在适当的地方停顿一下,叫做断句。 断句古人称为“句”,也称为“读(dòu)”或“逗”,合称为“句读(dòu)”或“句逗”。 后来又有人将“句”与“读”加以分别,把语意完整处的停顿称为“句”,把语意未完整但需要换气处的停顿称为“读”。 句读只是起断句的作用,它与现在通行的标点符号性质并不相同。标点符号不但能断句,而且能标出句子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句子的语气。 为古文加上现在通行的标点符号叫做“古文标点”或“标点古文”,这个过程仍然离不开句读这个步骤,而且要正确地标点,首先要做到正确地句读。 古人所说的“句”不等于今天的句号。下面就《论语·子路》中的一章,以《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的句读与杨伯峻《论语译注》的标点比较: 我们标点的是古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符合古代的语法规律和虚词用法;如果标点有押韵的地方,还必须和古代音韵相符。这也是衡量标点是否正确的一个重要指标。例如: (误):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 这里讲的是祁奚荐贤的故事,晋国新设立了一个官位,晋国的大臣祁奚推荐了三个贤人去任此职。《左传》的作者称赞了祁奚的做法。 三、 古文标点的方法 (一)反复钻研,弄通文意 (二)利用古汉语词汇、词序和句式的特点 从词汇方面来看,古汉语单音词比较多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古今词义的差别比较大,同时词类活用的情况也相当多。从词序看,主要是宾语前置,特别是要善于识别宾语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而介词结构后置和用作补语的问题也值得注意。 从句式来看,判断句、被动句都比较好识别。省略句就值得重视,要注意省略的是什么成分。 (三)利用文言虚词帮助断句标点 古人用词造句习惯于用虚词表示停顿或语气,有些虚词实际上起着某种标点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视觉所见的“外部标志”。 1、“夫、惟、盖、故、粤、是故、今夫、若夫、且夫、然则”常常置于句首,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在它们前面将句子点断。 2、“也、耳、焉、矣、乎、哉、耶(邪)、欤(与)”等多置于句尾,所以我们可以在这些句尾语气词后面点断句子,并且可以参考它们表达的语气正确使用标点。 3、古书复句中常常使用关联词语,有的单个使用,有的成对的使用。如果我们熟悉关联词语的用法,就容易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作到正确标点。 (四)借助表言动词“问、云、曰”断句标点 古汉语中,“问、云、曰”是表示对话关系的动词,在一般情况下,都要在它们的后面点断。但如果不表示对话关系,而只是一种客观的表述,就不能点断。 标点的时候,要将记言部分与记事部分或作者的议论部分准确地分开,以防引文上溢,下衍,中断,不足。 标点记言部分要注意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同时要善于识别人名。 (五)要利用参考旧注断句 阅读古书,无论识字,解词,句读或分析篇章都要善于利用旧注。一般来说,注文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这是任何字典辞书所不能及的。 古书的注文大都采用双行夹注的办法。因此凡是夹注的地方,一般都是语意告一段落的地方,也就是一句或一段的标志。在注文里面,还要对正文作出解释或加以串讲,这更是我们椐以断句的最好依据。 * * 十 年 春、齐 师 伐 我 し 十 年 春、齐 师 伐 我 〇 古代的书籍文章不但没有现在通行的一套标点符号,而且一般也没有句读的标志,整篇文章或全书字字相连,因此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 A.《礼记·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 视离经辨志。”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 孔颖达疏:“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绝 也。”可见“离经”就是指断句,也就是把一篇 文章的层次句子分开。 B.韩愈《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 句读也。”一个小孩的老师主要就是给他讲书, 并让他熟悉句读,可见古代从“童子”的时候 就要进行句读的训练。 为了备忘或再读时的方便,古人有时在自己读的书中加上句读标志,在一句话完了的地方或需要换气的地方,于其字旁加一个点或一个圆圈。 于是到了宋代就有了刻有句读的书籍刊行。宋岳珂《九经三传沿革例》说:“监蜀诸本皆无句读,惟建本始仿馆阁校书式从旁加圈点。开卷了然,于学者为便,然亦句读经文而已。惟蜀中字本与兴国本并点注文,益为周尽。” 但加句读的书毕竟是少数。直到清末,一般的书籍依然是不断句的。 《论语注疏》: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职数学-三角函数教案(中职教学).docx VIP
- 西南科技大学教室使用管理办法教程.PDF VIP
- 约克YK离心式冷水机组运行记录表.xls VIP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课件.ppt VIP
- 黑科大办字〔2021〕29号-关于印发《黑龙江科技大学教室使用与管理办法》的通知.doc VIP
- 2.4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青岛版2024).pptx VIP
- 英语八大时态总结表.docx VIP
- 冷却塔运行记录表.xls VIP
- 2025年湖北省监督数据分析应用中心专项公开招聘22名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