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 大气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 第⼀节 岩石风化与气候 • 第二节 岩石圈变动与气候 • 第三节 地貌与气候 • 第四节 沙尘暴与黄土沉积 第⼀节岩石风化与气候 风化作用(weathering ): 地球表层的岩石,在 太阳辐射、大气、水 及生物的作用下,其 物理、化学性质不断 地发生着变化,并形 成新物质的过程。 风化作用(weathering)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 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 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风化作用可以划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 化。 物理风化:又称机械风化,是指岩石崩解、破碎而 使其物理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比如,温度变化引起 的热胀冷缩可以使岩石破碎。 化学风化:是指岩石在大气、水及生物的作用下, 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生物风化:是指岩石在生物作用下,其物理性质或 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包括生物物理风化和生物 化学风化。 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根劈) 生物风化-贡嘎山海螺沟红石滩 球状风化 球状风化 球状风化 风化壳 地球表层岩石风化后,由残 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 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 气候对岩石风化的影响 岩石风化的类型与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气候 的影响与控制。 旱地区:由于缺乏水的参与,风化作用比较弱; 寒冷地区:由于温度低、生物稀疏,化学风化与 生物风化都较弱; 冰缘地区:由于温度经常变化于冰冻点附近,冻 结与融化交替频繁,因而使物理风化作用比较强烈; 温暖湿润区:由于温度高、降水多、生物比较茂 盛,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都较强。 不同气候-植被带风化强度的变化 岩石风化对气候的反作用 岩石的化学风化,将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的二 氧化碳,以化学径流的形式被输送到海洋,海洋生物光合作 用吸收二氧化碳,将之固定并沉积到海底。当岩石风化加强, 吸收的大气二氧化碳增加。当海洋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不能补偿岩石风化从大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时,大气 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将会减少。由于温室效应减弱,将减缓气 候的变暖,甚至导致气候的变冷。 硅酸盐风化 碳酸盐风化 Santelli et al., 2008 Nature Li et al., 2013 GCA 第二节 岩石圈变动与气候 岩石圈处在不停的运动中。海底在扩张,大陆在 漂移,山地在隆起,海沟在加深。这些变化,在很 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世界或区域的气候。 海陆分布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海陆分布的变化 纬度的变化 大气活动中心位置的变化 洋流的变化 全球与区域气候的变化 海陆分布位置的巨大变化导致了纬度位置、洋流分 布、大气活动中心的分布格局等的变化,从而引起世界 或区域气候的变化。 100 Ma前极地生物 南极变冷 早第三纪干旱盆地碎屑沉积分布图 (据王鸿贞资料汇编) 由于印度板块向 北的漂移与挤压,中 国西部地区在晚新生 代向北迁移了6~10个 纬度(王建,1996, 1999),使由干旱碎 屑及红色泥质组合为 标志的早第三纪副热 带干旱带扭曲 成 “Z ”字型。这一 幅度的迁移,足以使 我国西北地区脱离副 热带而进入温带,所 引致的气候与环境变 化效果可想而知。 地形起伏变化对气候的影响 (一) 气温随高度的变化。 (二) 对局部地区气候的影响。 (三) 对区域和全球气候的影响。 ⒈ 高原隆升导致北半球晚新生代气候变冷。 ⒉ 高原隆升,加强季风环流,使气候的季节差异增大。 ⒊高原的隆升导致北半球中纬地区干旱气候的形成。 ⑴ 高原与山地的形成,导致西风带的分叉,水汽运移不 再经过这些地区,而气流变为下沉气流为主,尤其在亚洲中部 和美国西部内陆; ⑵ 高大地形阻挡了来自附近海洋的水汽进入内陆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1800字.docx VIP
- 湘美版高中美术绘画 奏响色彩的旋律(共28张PPT)(内嵌视频).pptx VIP
- 规范《DLT555-2004-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耐压及绝缘试验导则》.pdf VIP
- 2025巧用几何画板开拓数学思维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教学思考.docx VIP
- 标日初级第1课练习.doc VIP
- Unit4EatwellSectionA2a-2e英文版教案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docx
- 教学经验分享.ppt VIP
- 2025届高考数学复习备考策略课件.pptx VIP
- 2013年考研英语一真题解析.pdf VIP
- 第2课 教师节快乐(教学设计)2025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 副本.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