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6张典:关於“虬”的1点体认(9.2)
關於“虬”的一點體認
張典
摘要:“虬”作為龍的變體,被運用於文學創作之中,并成為一種固定的、豐滿的文學意象。對於“虬”的解釋,從古至今有兩種說法:1.有角的龍,2.無角的龍。本文通過檢索《四部叢刊》數據庫,從1109條材料中選擇了先秦到六朝的絕大部份材料,綜合《說文解字》、《辭源》等字書,得出“虬”的釋義當爲“有角的龍”。同時,綜合材料,歸納了“虬”的文學意象的沿革與擴展。
關鍵詞:虬/虯、有角的龍、無角的龍、虬(虯)的文學意象
前幾天,學到謝靈運的《登池上樓》,首句“潛虬媚幽姿”中“虬”的釋義不由得引起了我的關注。各家眾說紛紜,但目前并沒有學者將此作為一個問題討論過,於是我便查閱古籍、字書,想要求得正解。遍查資料之時,看到“虬”在文學作品中屢屢出現,在六朝時期更是形成了固定的文學意象,便將其文學意象的形成在本文中一同提及。
一、“虬(虯)”的釋義問題
1.從古籍、字書中得出的結論
《王力古漢語字典》收錄了“虬”和“虯”,引《正字通》“虯,俗作虬”,指出二者為正俗字的關係。但對于其釋義則相當簡單——“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龍”,且《王力》所引古籍材料中對於“虬”的解釋既有有角的龍(如《說文解字》),又有無角的龍(如王逸的《楚辭章句》)。
《說文解字註》中只有“虯”字,“虯,龍無角者(各本作龍子有角者。今依《韻會》所據正。然《韻會》尚誤多子字。李善註《甘泉賦》引《說文》:“虯,龍無角者也。”他家所引作有角者皆誤也。王逸註《離騷·天問》兩言有角者曰龍、無角者曰虯。高誘註《淮南》同。張揖《上林賦》註、《後漢書·馮衍傳》註、《玉篇》、《廣韻》皆曰“無角曰虯”。絕無龍子有角之說。惟《廣雅》云“有角曰[艹黽] ”,即“虯”字,“無角曰[多它]”即“螭”字。其説乖異,恐轉寫之譌,不為典要)。從虫丩聲(渠幽切,三部)。”
應該說段玉裁所見到的《說文解字》基本上都將“虯”解為有角者,但段卻依據王逸的解釋及後代學者的引文改動了《說文解字》的原文。因而許慎還是認為“虯”是指有角的龍。
同時,“蛟”在《說文解字註》中被也解為“龍屬,無角曰蛟。(各本作龍之屬也。今依《韻會》正……)”從中可以看出許慎將“蛟”訓為“龍之屬也”,段玉裁卻以後代的訓釋妄改了《說文》,如此,“虬”、“蛟”便被訓為同義。“蛟”在《宋本廣韻》中屬見母、宵部,與“虬”字讀音相去甚遠。況且“虬”、“蛟”是有實義的名詞,二字意義不應完全一致。段玉裁自己的觀點中即有乖謬之處。
下面回歸到古籍中,按時代順序將材料一一羅列如下:
《楚辭》卷1:駟玉虬以椉鷖兮(有角曰龍,無角曰虬。鷖,鳳皇别名也。《山海經》云:“鷖身有五采而文如鳳”,鳳類也,以爲車飾。虬,一作虯。椉,一作乗。鷖,一作翳。補曰:“言以鷖爲車而駕以玉虬也。駟,一乗四馬也,虬,龍類也。渠幽切。《説文》云: “龍子有角者。”相如賦云:“六玉虯,謂駕六馬以玉飾其鑣,勒有似玉虯也。”鷖,於計烏,鷄二切。《山海經》云:“九疑山有五彩之鳥,飛蔽一郷。”五彩之鳥,翳鳥也。又云“蛇山有鳥五色,飛蔽日,名鷖鳥。”)
《楚辭》卷3:“焉有虬龍負熊以遊(有角曰龍,無角曰虬。言寧有無角之龍負熊獸。)”
王逸是第一位認為“無角曰虬”的人。
《淮南子》卷6:黍雷車服駕,應龍驂青虬(駕應德之龍,在中爲服,在旁為驂,有角為龍,無角為虬。一説,應龍,有翼之龍也。)
高誘也認為“無角曰虬”。
张揖《雅释》有曰蛟有翼曰有角曰虯角曰螭。’,即‘虯’字,‘無角曰[多它]’即‘螭’字”、“張揖《上林賦》註……皆曰‘無角曰虯’”。同是張揖所撰,“虬”的意義卻完全相反,段註中有相互矛盾的引文。
顧野王《玉篇》卷25:虯(竒樛切,無角龍。)
《六臣註文選·何晏景福殿賦》:如螭之蟠,如虬之停(善曰:“《廣雅》曰:‘無角曰螭龍,有角曰虯龍。’……)
《六臣註文選·謝靈運登池上樓》:潜虬媚幽姿,飛鴻響逺音……(善曰:虯以深替而保真,鴻以高飛而逺害。今已嬰俗網故有愧虯鴻也。”《説文》曰:“虯,龍有角者。”……)
李善兩次引文都說“虬”是有角的龍。其引文分別為《廣雅》和《説文》,而這兩個本子的註釋應為“有角”無疑。這與段玉裁所言“李善註《甘泉賦》引《說文》:‘虯,龍無角者也。’”再次矛盾。段玉裁這段引證的嚴密性、準確性遭到了質疑。或許是由於段所見《文選》版本不同,但本文認為李善釋“虬”為有角的龍。
二十五史中唯一一次對“虬”意義的解釋出現於《后漢書·馮衍傳》:驷素虬而驰骋兮,乘翠云而相佯。:虯(無角龍也,渠幽切,又居幽切,七)
《附释文互註禮部韻略·二十幽》:虯(渠幽切。釋,按《説文》龍子有角者。)
綜合以上材料,得出了以下結論——從漢代起,關於“虬”意義的解釋已經發生了分歧。從材料中可以得出:許慎認為“虬”是有角龍,持同樣觀點的還有李善。而王逸、高誘認為“虬”是無角龍,持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