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要仓储害虫形态特征、鉴定要点与现场检疫技术
主要仓储害虫形态特征、 鉴定要点与现场检疫技术 发生在竹木草柳藤制品类货物上的检验检疫昆虫以甲虫为主,经济意义最大。竹木草柳藤制品检验检疫甲虫有50多种,涉及到25个科,其中前12个科包括27种害虫可直接严重为害竹木草柳藤制品,本节详细描述了这27种害虫的形态特征、鉴定要点和现场检疫技术,介绍了3种发生量较大、对检验检疫工作有明显指导作用的薪甲科昆虫。此外,本节还列举了竹木草柳藤制品检验检疫昆虫的其它12个科包括24种的鉴定形态图。 一、谷盗科 Trogossitidae 谷盗科昆虫小型至中型甲虫,体长6~18mm。身体细长或卵圆形、圆筒形或扁平。黑色、褐色,也有蓝色者;疏被毛或光裸无毛。头前口式或稍向下弯,表面光滑或有皱纹刻点。触角11节,少数10节,末三节形成松散的触角棒;触角着生于复眼和上额的基部之间。前胸背板稍宽于头,有细缘边或边缘平展,表面光滑或有皱纹刻点。前足基节窝后方关闭或开放,前足基节横形或近球形,左右基节分离;中足基节近横形,扁平,左右基节分离;后足基节横形,左右基节相接。跗节式5-5-5,第一节甚小,第五节最长。小盾片小至中等大小,三角形。鞘翅完全遮盖腹部,末端圆形。腹部可见腹板5节,少数6节。 1. 大谷盗 Tenebroides mauritanicus (Linnaeus) (1)、形态特征 体长6.5~11.0mm。长椭圆形,略扁平,暗红褐色至黑色,有光泽。头部近三角形,触角末3节向一侧扩展呈锯齿状。前胸背板宽略大于长,前缘深凹,两前角明显,尖锐突出;前胸与鞘翅间有细长的颈状连索相连。鞘翅长为宽的2倍,两侧缘几乎平行,末端圆,刻点行浅而明显,行间有两行小刻点。 2. 暹罗谷盗 Lophocateres pusillus (Klug) (1)、形态特征 体长2.6~3.2mm。长椭圆形,背面扁平,铁锈褐色。触角11节,第1节大而呈卵圆形,第2节着生于第一节侧方,末3节形成触角棒。前胸背板扁平,两侧略平行,端缘凹入,前角前突,前胸与鞘翅间有一短的连索。鞘翅约与前胸等宽,两侧缘平行,每鞘翅有7条纵脊,脊间有深而密的两行刻点。跗节5-5-5,但第一跗节甚小,似伪4节。 (二)象虫科 Curculiondae 象虫科昆虫小至大型,体长2~70mm(喙不计在内)。主要特征是头部的额和颊延伸成象鼻状的喙;触角膝状,柄节长,索节4~7节,末端呈棒状;无上唇,代之为口上片;下额须及下唇须退化而僵直,不能弯曲;外咽缝合二为一,外咽片消失。跗节5节,第四节小,隐于第三节和第五节之间。 3. 阔鼻谷象 Caulophilus oryzae (Gyllenhal) (1)、形态特征 体长2.5~3.0mm赤褐色或黑褐色,略有光泽。头部的额和颊延长成象鼻状的喙;相对于别的象甲的喙,阔鼻象甲的喙肥宽短,长约为宽的2.5倍,两侧近平行。触角膝状;着生于喙的中部,离眼比较远;9节;柄节长,伸达眼前缘;索节7节;末端球杆状。胸部长宽略等;前胸背板刻点小而均匀;基部1/3有凹窝。鞘翅略呈圆筒形,不宽于前胸中部;其长大于前胸长的2倍,遮盖整个腹部,腹部末端由背方不可见;有刻点深,行内的刻点粗而密,近翅端处的刻点变小或消失;第7、第8刻点行在肩部联合。前足胫节内侧凹入。 4. 谷象 Sitophilus granarins (Linnaens) (1)、形态特征 体长2.5~4.7mm。圆筒状,背方相当隆起,栗褐色或黑色,发红发亮。喙细长,圆筒状,略弯,其长约为前胸的2/3。触角8节,位于喙的基部;末节膨大,其长稍小于宽的2倍,端部尖。前胸背板刻点大而稀,顶区的刻点长卵圆形。鞘翅颜色单一,无淡色斑。后翅退化,丧失飞翔能力。 (1)形态特征体长2.3~3.5mm。圆筒状,红褐色至暗褐色,背面不发亮或略有光泽。触角8节,第2~7节约等长。前胸背板密布圆形刻点。每鞘翅近基部和近端各有1个红褐色斑,后翅发达。雄虫阳茎背面扁平,有两条平行的纵凹沟;雌虫“Y”形骨片两侧臂的末端尖细,两侧臂的间隔远大于两侧臂宽之和。 (2)鉴定要点 ① 触角8节,位于喙的基部;喙长约为喙宽的4倍。 ② 鞘翅不完全遮盖腹末,腹部末端由背方可见。每一鞘翅通常有2个红黄色斑,期间无淡色带相连。 ③ 前胸背板刻点较大而密。 ④ 雄虫阳茎背面扁平,有两条平行的纵凹沟;雌虫“Y”形骨片两侧臂的末端尖细,两侧臂的间隔远大于两侧臂宽之和。 6. 米象 Sitophilus oryzae (Linnaeus) (1)、形态特征 体长2.3~3.5mm。圆筒状,红褐色至暗褐色,背面不发亮或略有光泽。触角8节,第2~7节约等长。前胸背板密布圆形刻点。每鞘翅近基部和近端各有1个红褐色斑,后翅发达。雄虫阳茎背面均匀隆起,雌虫的“Y”形骨片两侧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