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吸虫纲(trematoda)是扁形动物门的一纲
吸虫纲(Trematoda)是扁形动物门的一纲。营寄生生活。按形态特征和生活史形态不同分为三个个亚纲:单殖亚纲(Monogenea)、盾腹亚纲(Aspidogastrea)和复殖亚纲(Digenea)。单殖亚纲的种类寄生于鱼类、两栖类的皮肤、鳃腔、口腔内;其他两亚纲,盾腹亚纲和复殖亚纲的种类寄生在脊椎动物的消化系统或其他器官内,少数种类寄生在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体内。
生活史趋向复杂,外寄生种类生活史简单,通常只有一个寄主,一个幼虫期;内寄生的复杂,常有2个或3个寄主,具有多个幼虫期,如从受精卵开始经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到成虫(在不同种吸虫、幼虫期有所差别),且幼虫期(胞蚴、雷蚴)能进行无性的幼体作繁殖,产生大量的后代,无疑它有利于几次更换寄主,这些都是适应于寄生生活的结果。
单殖亚纲的种类营内寄生或外寄生生活。生活史简单,直接发育,不更换寄主主要寄生在体表和排泄器官或呼吸器官等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内,如口咽腔、鼻窦、眼、耳、泄殖腔、直肠腺等,少数寄生在膀胱内。最多在鳃室,有时在皮肤上。常缺少口吸盘,体后有发达的附着器官,其上有锚和小钩、眼点有或无。排泄孔一对,开门在体前端。生活史简单,没有无性生殖世代,亦无宿主的交替。常常是卵生,有的是胎生。从卵中孵化出的幼虫为钩毛蚴,体上有纤毛,并有一个后端附着盘。
复殖亚纲的种类成虫是各类脊椎动物的体内寄生虫。生活史复杂,需要2个以上的寄主,由数个无性生殖世代和有性生殖世代相交替。卵中孵化出的幼虫体披纤毛,称为毛蚴。无性生殖世代中的胞蚴、雷蚴及尾蚴寄生于水生或陆生的软体动物腹足类,有的种类寄生于瓣鳃类。 囊蚴(metacercaria)因种类的不同可分别寄生于甲壳动物的虾、蟹、昆虫、软体动物、鱼类、人以及植物等生物体上。成虫有吸盘一个或2个,体后部无复杂的固着器,成虫无眼点,而幼虫有退化的感光器。这类寄生虫寄生在肠内的一般称为肠吸虫,例如布氏姜片虫;寄生在肝脏、胆管内的称为肝吸虫如肝片吸虫;寄生在血液中的则称为血吸虫。
单殖吸虫引起的鱼病诊断及防治
Monogenea, 目前描述的虫种有3000种左右,张剑英等编的《鱼类寄生虫与寄生虫病》描述了35科共168个属。单殖吸虫绝大部分是外寄生虫,宿主主要为鱼类.少数种类可寄生于甲壳类、头足纲 两栖类及爬行类.其典型寄生部位为鱼类的鳃。但也可以寄生在皮肤、鲳和口腔、鼻腔、膀胱等处.有极少数寄生于鱼类的胃肠及体腔。锚首虫科、指环虫科、双身虫科和三代虫科是我国内陆水体单殖吸虫的典型种类。
3、片盘虫病
【病原体】 病原体为片盘虫(Lamellodiscus)。
【症状及病理变化】 片盘虫寄生于养殖的真鲷和黑鲷等鱼类的鳃丝上,鳃丝由于受到虫体的刺激和后固着器的损伤,分泌大量粘液,影响鱼的呼吸。大量寄生时,病鱼体色发黑,身体瘦弱,游动缓慢,呼吸困难而死
【流行情况】 片盘虫属至今已报道约有15种,全部寄生在海水鱼的鳃上,主要危害鲷科鱼类,我国真鲷上寄生的一种是优美片盘虫(L.elegans)。广东网箱养殖的石斑鱼也经常发现有片盘虫寄生。
【防治方法】 1、经常清出池底污泥,放养密度要适宜。
2、用晶体敌百虫(90%)全池泼洒,药物浓度为0.3~0.5mg/kg。
4、海盘虫病
【病原体】 病原体为海盘虫(Haliotrema)。常见种类有:黑鲷海盘虫(H.kurodai)和石斑海盘虫(H.epinepheli)。
【症状及病理变化】 海盘虫寄生于海水硬骨鱼类的鳃上,大量寄生时,鳃丝粘液增多,颜色变淡,病鱼食欲减退,浮于水面,呼吸困难而死。
【流行情况】 该病在我国主要危害养殖的石斑鱼、真鲷、平鲷等,是一种常见病,危害较大,通常与瓣体虫病并发,死亡率为5%~10%。
【防治方法】 未见报道。
5、本尼登虫病
症状及病理变化】 本尼登虫用后固着器和前吸盘寄生在鱼的皮肤上,不断的伸缩运动,有时用后固着器固定虫体,虫体前部左右摆动,有时前吸盘和后固着器交替固着,像尺蠖虫一样在鱼体上爬行。在头部和背部最为常见。
虫体以宿主的上皮细胞和粘液为食,在鱼体出血时也可吸食血细胞。寄生数量多时,鱼的皮肤受到刺激分泌大量粘液,体表粗糙,局部变白。病鱼焦躁不安,游动失常,往往在水中狂游,有像与其他物体相摩擦的感觉。食欲减退或停止摄食,营养不良或出现贫血,最后瘦弱衰竭而死。
【流行情况】 鰤本尼登虫主要危害养殖的鰤鱼,此病是日本养鰤业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我国水族箱中养殖的鰤鱼也经常发生,全年都可发生,春秋季较为流行。据报告,福建养殖的大黄鱼也流行鰤本尼登虫病,且危害较大。
石斑本尼登虫主要危害养殖的石斑鱼、真鲷、平鲷等鱼,在广东南澳网箱养殖的石斑鱼感染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80%。
【防治方法】
1、淡水浸洗病鱼5~10分钟,虫体可自行脱落。这是最安全、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