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学派的早期风貌 淮南三王研究 - 国立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pdf

泰州学派的早期风貌 淮南三王研究 - 国立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泰州学派的早期风貌 淮南三王研究 - 国立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

文與哲 第十三期 2008 年 12 月 頁 121~156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泰州學派的早期風貌──淮南三王研究 ∗ 黃淑齡 [摘 要] 一般研究泰州學術時,多以重視百姓日用、狂蕩疏略為普遍印象,表面上看 來雖似沒有爭議,深究後始發現這種定論存在許多的矛盾。例如王艮傳人中有王 棟的篤實,又有王襞的不羈;王艮論樂云不費絲毫力氣,卻又格外重視脩身正己; 談現成良知時應強調自信己心,王艮學中卻有「以人度己」的成分存在。這些問 題使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泰州學派的定位問題,其中又以釐清淮南三王的學術宗旨 為要。本文提出王艮學說乃以「萬物一體」為宗旨,以「修身正己」為工夫內涵, 雖然他也說「現成良知」,卻存在著「良知有蔽」的質疑。王棟繼承師志,他提出 「誠意」說來彌補王艮偏離王學的工夫論,並詳加闡述王艮學術的原委,是今日 我們得以重新檢視王艮學術的重要橋樑。王襞則由王艮的樂學出發,發展出自然 人性論的觀點,傾向談「空」論「無」,成為泰州後學歧出的肇端,也影響了後來 的羅汝芳,形成泰州學派的另一股風潮。 關鍵詞:泰州學派,淮南三王,王艮,王棟,王襞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收稿日期:2008 年 10月 22 ,審查通過日期:2008 年 12月 1日 責任編輯:鍾彩鈞教授 122 文與哲.第十三期 一、前言 1 王艮、王棟和王襞,世稱泰州學派的「淮南王氏三賢」或稱「淮南三王」。自 黃宗羲(1610─1695 )以「泰州之後,其人多能以赤手摶龍蛇」評價明代泰州學 術後,歷來研究泰州學派的學者,多繼承此一批評,認為泰州學派將陽明學發展 到一個本體現成,工夫亦現成的狂蕩路線上,而其首創者就是名列泰州學案第一 人的王艮。2這種說法衍生出兩個問題,首先是泰州學派定位的問題。其次是王艮 學說與所謂「狂蕩恣肆」之關連的問題。泰州學派之成立,依據的是黃宗羲在《明 儒學案》中對《泰州學案》的編定。近代學者開始注意到《泰州學案》的特殊性, 因為不論由「地域」、「師承」或「思想內涵」來檢查,都無法找出名列泰州諸家 的共通性。3那麼泛言泰州狂蕩便可能失之籠統。大體而言,學者多同意泰州派有 其思想上的一致與特殊性,儘管有一些人物的編排顯得駁雜,4也無礙其作為一思 1 據《一庵年譜紀略》及《東厓年譜》,王棟和王襞死後先後配享心齋精舍,祠里中咸稱之 曰越中淮南生三王。另說越中指陽明,淮南指心齋、一庵,共稱三王。今日王氏宗祠仍 在中國姜堰地區保存下來。 2 牟宗三說:「心齋父子,特別著重此義(曾點之樂),成為家風,成了泰州學派底特殊風 格,遂演變而為狂蕩一路,所謂狂禪,劉蕺山所謂情識而肆。」牟宗三: 《從陸象山到劉 蕺山》 (台北:學生書局,1993),頁287 。嵇文甫也說:「王學的狂者精神,他(心齋) 表現的最顯著,在他領導下的泰州學派,把這種精神充分發揮,形成王學的極左派。」 嵇文甫: 《左派王學》(上海:上海書店,1990),頁38 。 3 如吳震說:「在總共五卷的泰州學案當中,有傳且有語錄可察者,共計十八人。其中非泰 州出身者占了絕大多數,尤以江西人居多。可以說,黃宗羲對泰州學案之設定,一反以 人物出生地為依據的設定原則,同時也沒有嚴格遵守彼此間的師承關係這一原則,他的 主要依據在於人物的思想特質。這一做法本身雖沒有錯,然而問題也就出在這裏。比如, 其中的趙貞吉、耿定向、周汝登這三系(各占三卷)的思想人物,就其各自的思想特徵 來看,是否應當被列入泰州學案,就很值得懷疑。」吳震:〈泰州學案的重新釐定〉《哲 學門》第 5 卷第 1 期(2004 ),頁1 。彭國翔則指出:「在無法以地域作為區分不同學派 標準的情形下,要構成一個學派,便只有具有基本一致的精神方向了。然而,這一條件 對於泰州學派也顯然並不具備。」彭國翔:〈周海門的學派歸屬與《明儒學案》相關問 題之檢討〉《清華學報》第 31 卷第 3 期(2001 ),頁368 。 4 如吳震說:「黃宗羲在對人物作思想判定的時候,他的標準是不夠明晰和確定的。其結果 使得那些所謂的『異端』人物都被歸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