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壕吏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

《石壕吏》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想 杜甫的《石壕吏》真实的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下层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民族情怀,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对于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叙事诗,在课堂教学中我着力体现两个原则,一是“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二是实施“个性化语文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教学目标 1、把握诗意,体会情感。 2、品析重点诗句,感悟人物个性。 三、教学重难点 体味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近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朝曾是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的朝代。 那么你们知道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什么吗?(安史之乱) 对,安史之乱从公元755年开始,整整持续了八年,这八年,大唐土地上一直是狼烟四起、战事连绵;这八年,整个大唐江山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特别是公元758年的冬末,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的六十万大军兵败邺城,大唐政权更是危在旦夕。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而就是这一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根据自己的真实见闻,用记录历史的笔录,用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用诗歌的形式向后人展示了那段充满战火和硝烟,浸满眼泪和辛酸的历史。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其中最著名的一首--------石壕吏 (二)初读感知 1、课前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下面咱们叫一个同学起来朗读一遍这首诗,其他同学做一下评价。 一生读,其他学生评价。 根据刚才同学们所做的评价,咱们觉得朗读古诗应该注意哪几个方面?(明确:读准读音、把握节奏和重音、读出感情) 2、下面咱们听一下名家是怎么读这首诗的。在听的时候,把握刚才咱们所说的几点。(听完后,学生谈感受) 3、下面你就根据刚才的范读录音,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男女生对读,也可以小组合读,可以读全部课文,也可以选择一部分读。 4、生展示。 (三)、品读探究 通过刚才的朗读,我相信同学们对这首诗歌的内容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哪位同学能用原文中的一句诗来概括一下。(有吏夜捉人) “吏”指的是官吏;被捉走的人是老妇人,是谁见证并记录了这个过程(杜甫)。 这三个人物,身份不同,境遇不同,性格各异,那么,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诗歌,品读诗歌,品析人物,体悟情感。请以“从“▁▁▁”(字、词、诗句)中,我读出了(官吏、老妇、作者)的▁▁▁▁。” 的方式走进文本,品读诗文。 提示:紧扣文本,试着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品:品析具体字词、诗句,说出其表达效果; ②读,美读,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③悟,展开联想和想象,说出独特感悟和见解。 1、官吏--------暴 学生有可能说到的 例:我认为官吏是一个凶狠的人,因为“有吏夜捉人”中的“夜”字表明了是黑夜突袭,老百姓没有防备,可以抓到人,说明了官吏的凶狠。 从“有吏夜捉人”中我读出官吏是残暴的人,“捉”字带有强制性,有暴力倾向。 从“吏呼一何怒”中,我读出官吏的蛮横,“怒”表明怒气冲冲。让学生读这句话。 老妇人诉说时,官吏应该一直在逼问。虚实相生的写法。 2、老妇-------苦 例: 从“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的“新”中,我读出了老妇的凄苦无奈,“新”字说明老妇的两个儿子刚刚战死,血迹未干,老妇心灵的创伤还未痊愈,官吏又来抓人,真是雪上加霜。 人生有三大哀,一是少年丧父,二是中年丧偶,三是老年丧子,而老来丧子其痛最哀。 3、作者-------忧 例:从“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中,我读出作者的无奈。因为“幽咽”表明作者整夜未眠。作者的心在哽咽,为这一家人的遭遇而哽咽,为所有遭受战乱之苦的百姓而哽咽,(及时提示:幽咽的还有可能是谁?以小见大的写法。) 从而得出主旨“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提示:“幽咽”这个词该怎么读?(低低的,带着哽咽的声调) (四)拓展美读。 小结:刚才咱们品读出了官吏的暴、老妇的苦还有杜甫的忧,官吏的暴虐让我们气愤不已,老妇的苦更是深深的触动了我们,,而当国家的大不幸和人民的小不幸发生矛盾的时候,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那种内心的纠结,那种颤栗,那种无奈,那种悲哀,更让我们深切的体会到了杜甫的那颗“视国家为生命,视民生为己任”的伟大的民族情怀。怪不得有人这样评价杜甫的诗“沉淀于诗中忧国忧民的涕泪,人道主义悲天悯人的胸襟,铸就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诗风,感人肺腑的民族情怀。”所以,又有人说,读杜甫的诗,只有读到沉郁顿挫,读到泪湿满襟,方能真正读懂杜甫。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杜甫的这种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共同诵读这首诗。(生配乐齐读本诗) 附:板书设计 石壕吏 有 吏 夜 捉 人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