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阶层化 - 台湾大学社会学系.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阶层化 - 台湾大学社会学系

社會階層化:分析階級社會 本次要點 社會不平等的類型 不平等的來源 為什麼有不平等?功能論與衝突論 社會流動 ? 社會階層 絕大部分的社會都有階層化(stratification)的現象,社會學家對於階層化如何受結構性不平等的系統所影響特別感興趣。 結構性不平等 社會學家認為不平等乃由個人所處的社會位置所構成。 分析的焦點: 1. 社會位置如何被放置在社會階層的不同 層級? 2. 個人如何被分配到不同的位置? 3種社會階層化系統 層級(Estate) – 精英階級擁有財富、權力 和對社會資源的全權控制力 喀斯特(Caste)- 嚴密的階級分等制度 階級(Class) - 某些階級地位是可及的,並存在流動到其他階層的可能性,大多數的現代社會是階級社會(class society) 社會階層化的後果 處於不同的社會位置,個人擁有非常不相同的生活機會(life chances)。生活機會是個人為了要達到各種生活目標所擁有的資源(居住地、教育、工作、收入),這些生活目標包括物質與精神生活的滿意。 經常被用以作為生活目標達成的指標:平均壽命、身心健康狀況。 不平等的來源:Marx的看法 馬克思以人與生產工具(the means of production)的關係來定義階級,是一種經濟決定論 生產工具更加多樣化(知識作為一種生產工具),階級的複雜性越來越多,此為Marx所未料。 不平等來源:Weber的多樣性 階級(Class) – 以收入與財富衡量,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平等來源 身份(status) – 以聲望衡量 政黨(party) – 以政治影響力衡量,社會主義社會的不平等來源 不平等來源之間的關係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收入與財富往往也決定了一個人的聲望(社會地位),也往往會帶來更大的政治影響力。 聲望與收入之間的關係是否一致因社會而異,這是因為聲望的來源是文化的評價,某些職業雖然有固定的收入,但在每個社會得到不同的評價。 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美國的例子) 財富分配的不平等 財富分配比收入分配更不平等,以美國為例,最上面1%的人擁有全國財富的38%,在下面80%的人只有全部財富的17%。 財富多由家庭繼承而傳遞,少部份靠個人的成就取得。收入多由職業所界定,特定職業的收入也會因職位有差異。 功能論 社會不平等的結構提供不同份量的資源給不同的位置以驅動人們付出不同的努力,因此,不平等對社會具有功能。 社會「需要」有高薪的工作,因為需要比較多能力才能勝任的工作必須給予高薪才能吸引人努力 一個社會也「需要」有低薪的工作來區分需要與不需要能力的工作。 功能論的優點與限制 優點:指出各種不平等體系穩固存在的原因,功能論者認為「不平等對社會發揮功能」,才造成大家繼續依賴這樣的系統。 雖然這並不意味,功能論「樂見」社會不平等,他們認為自己只是在分析現實,而不是在倡導不平等的價值,但是,這樣的觀點轉化的政策的討論,很容易被用來作為「愛拼才會贏」的個人主義式歸因,低階的人是因為她們不夠努力。 功能論的不足 功能論有許多預設值得挑戰: 高薪的工作都是需要很多能力、對社會也比較重要的工作 最有才能的人得到最多資源 衝突論 社會不平等源於一種機會的支配系統,支配階級會封鎖其他階級向上流動的機會 社會不平等反映有權者的階級利益,並對社會的大部分人有負面影響 衝突論的政策影響 依照衝突論的看法,低階並非個人無能的結果,社會必須隨時調整分配社會位置的結構,並避免此一分配的權力集中在少數上層階級手中。 “公佈組距’’的爭議:功能vs衝突 事由: 國中基測實施已3年,教育部採不公布基測組距。繼台北市政府92年公開表達93會公布組距後,引發中央及地方政府之爭。社會也浮現’’是否公布每次國中基測各分發區的成績組距,作為考生選填志願參考’’的爭議。 贊成公布組距的理由 不公布落點是資訊不透明,易造成考生「高分落榜」 “高分低中”常發生、報怨選填志願失去標準,因除前三志願外,一字排開的各校順位已經被打亂,考生無法選其所愛。 考生努力三年,成績排名無法化為實際校際排名以為證明,且影響高中因才施教的教學環境,對考生並不公平 推甄和申請時需推估落點來考慮推甄學校。如果不能推估落點,就不知道要申請哪所學校。 有成績就一定有排名,不公布組距徒增更多心力去尋找其他更模糊的參考方式 反對公布組距的理由 「高分落榜」是考生志願填得太少所致,解決此點不需公布組距就可做到 組距所造成的是單一價值的線性排名。促成明星學校,也促成扭曲的升學壓力。在排名壓力下,學生無法獨立判斷何為所愛。 校際排名加強”成績就是一切”的價值觀,同時也複製對於成績好成績差學生之間的不平等 推甄和申請制度,原為獨具慧眼的學生選擇特色學校,或創新辦學的學校選擇獨特學生而設,是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