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珂,《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根基历史的文本与情境》,台北:允晨文化 .pdf

王明珂,《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根基历史的文本与情境》,台北:允晨文化 .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明珂,《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根基历史的文本与情境》,台北:允晨文化

書評  173 似,其族群特點使他們成為理想的中間商。他們通過個人、語言、宗教和社 群紐帶結成的網絡進行壟斷,這些紐帶不僅把他們聯繫在一起,而且也把他 們與清帝國城市中的競爭對手區別開來。 本書也對關於文明的一套說辭進行了反思,即皇帝和國家都是文明的贏 得者,他們的作為是為了保護文明,包括開疆拓土;當文明深深扎根在語 言、禮儀、社會結構和當地居民的心裡的時候,文明才有了保障,等等。顯 然,在作者看來,這套說辭是帝國為了成為認同中心而創造的。本書希望盡 可能準確地給出這套說辭的歷史情境:比如,即使在16世紀,在明文明與異 文化之間的文化、道德、政治特權的差異方面,並不是只有一種書寫方式。 柯嬌燕的文章裡提到的蕭大亨曾對此多樣性有所涉及,蘇棠棣的文章裡提到 的田汝成,也對苗人和其他西南族群進行了迥然不同的描述。 在本書中,歐立德試圖表明滿洲人定位其「族群性」的複雜性,科大衛 則探討了15世紀廣東的定居農民與「瑤人」的身份差異,而這與是否被編入 戶籍、承擔徭役有關,因此成為「民」比具有族群性更重要。這些似乎說明 明代的瑤和清代的旗人都在經歷一個成為「民人」的過程,既存在選擇特殊 身份認同、也存在選擇默認為民的認同的可能性。 本書顯然有一個人類學的概念起點,對於這些歷史學家來說,這些概念 在其討論中的作用顯然是不同的。在我看來,這些概念只是我們得以用不同 時期和地點的個案來討論問題的共同平臺,而不是指導我們理解歷史的理 論基礎。這些概念及其相關的討論引發歷史學家去注意以往未曾注意過的歷 史,注意那些以往未曾注意過的史料,也可能會對這些史料產生不同以往的 解讀,但他們並不是研究的終點,就歷史研究而言,他們是形成依據史料而 得來的新的概念的臺階。 【附言:對本書的更為詳細的討論可參見拙文,〈在歷史中發現族群, 於草野間審視朝廷〉,《神州交流》(澳門),第3卷,第3期(2006年), 頁70 -87 。】 趙世瑜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 王明珂,《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  根基歷史的文本與情境》,臺 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349頁。 早在1920年代,有心「創新史學」的梁啓超歸納「現代中國人所需要的 174  書評 中國史」研究項目,就開宗明義論述到「中華民族」活動地域的推延、「我 文化者」與「外來蠻族」的互動接觸、政治組織「分治合治交迭推移之跡」 等研究要點,旗幟鮮明地强調國史研究的中心即在於說明「中華民族」如何 形成的宏觀歷史過程。 【梁啓超,《中國歷史研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 1998),頁5 。】近一個世紀以來,許多學者的學術興趣,常常集中在 這些引人入勝的問題上,他們嘗試解釋中國如何整合和締造出來各種運行機 制,見解異同,各成學說。藉由學科知識的積累,一般可認為,在中國這樣 一個有悠久文化傳統和王朝統轄體制的國度中,地方社會的變化歷程,既源 自國家制度及其對不同地域進行統治的策略變化的過程和結果,也源自地方 上富有能動性的人們如何運用各種文化權力資源,有意識地創造和表達他們 置身其中的生活世界  這個世界是有限資源的地域環境、組織架構和關係 網絡,也是特定地域文化傳統編織而成的心理感知。總之,無論研究之切入 點是市場體系、宗族組織、官紳關係,還是信仰儀式變遷,重要的可能不單 是從「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視角轉換,以大量地方性資料重構史實 細節,而是一旦面對具有時間與空間距離的意義世界,我們如何能够跨越時 空阻隔,在心智上真正置身「歷史現場」,體察紛繁的事態表象所隱含的歷 史過程與觀念形態,即如柯林武德(R. G. Collingwood )所言,要超越「事 件的外部」,識別其中「由思想的過程所構成的內在方面」。 【柯林武德, 《歷史的觀念》(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頁300-302 。】由此而論,我 們或許有理由將本書作者王明珂先生的「邊緣研究」,置於更廣闊的學術脈 絡中考量,而不單局限於該項研究對民族史的意義及影響,在他一再標識的 「文本分析」中,研究的要義就不在辨別真僞,而更在於了解特定時空情境 中個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