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逸鸣故事-求变求新艺术行.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逸鸣故事-求变求新艺术行

陈逸鸣故事:求变求新艺术行“在他的作品中没有汹涌澎湃的气势,却蕴涵着淡雅柔美、温馨灵巧和从容舒徐的无穷意味。” 首次办大展 身累心欢快 每次遇见画家陈逸鸣,都被他的儒雅形象所吸引。他天生有艺术家风度,善修饰,天热时一件绯色衬衫,凉快时一件红夹克,人走过来就是一个亮点。要不是大家很熟悉,很哥们,谁也不会去打听他的年龄,老是那么风风火火的,像个年轻人。 每次碰见他,都被他那极为磁性的声音,和他一口松糯的上海闲话所吸引。也许是血缘的关系,他的举止行动、一笑一颦真跟他的哥哥逸飞一样,有着一模一样的艺术家神情。在我们这些老朋友眼里,逸飞爱艺术,爱热闹,他钟情过那么多的艺术门类,什么都想搞出个名堂。而逸鸣有一点不同,他爱艺术,更喜爱恬静,他始终如一地粘着爱油画,倾注全力投身于油画创作上,排除了一切干扰,悉心求静,并说:“仿佛觉得人在一片沉寂中行走,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律,心更静,空间越来越大。” 陈逸鸣向我们说起他的新故事:“2011年,我足足走了一年路程的艺术行,是我60年人生之路走得最舒坦,也是最舒心、最艰辛、最激动的艺术之行。” 这就是从筹备到创作,直到举办一次他自视为规模至今称得上最大的展览。“重点表现数十年来,在传承与拓展写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道路上,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所走出的厚实的脚印。以迎接60岁的生日,总结从艺40周年,旅美发展30年的历程。” 早在2010年深秋,逸鸣就有了周密的整体构思、分类设想等规划,得到了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美术评论家龚云表等的支持。老同学、老朋友们的关怀与帮助,使整个展事得到有力的支撑,但筹备阶段大量的具体事务还得靠自己。 于是他呕心沥血地筹划着,把画展分八个系列,即“仕女系列”、“人体系列”、“肖像系列”、“芭蕾系列”、“惠安系列”、“静物系列”、“风景系列”、“纸上作品系列”。他说:“一年多的精力投入,能获得多方好评,身虽疲劳,心很愉快。” 兄弟情谊深 向哥哥致意 陈逸鸣有一份十分幸运的血缘烙印,是大画家陈逸飞的弟弟。他小哥哥5岁,学画的启蒙老师就是哥哥。 1968年,上海油画雕塑院建立,逸飞成为其首批专业画家,常带画作回家构思,逸鸣常在画架旁观赏。哥哥看出弟弟的心意,把用过的绘画图书、资料都送给他参考。 在哥哥的鼓励下,逸鸣在崇明农场,不管多忙多累,始终学习油画,从不懈怠,由于进步很快,被上海航运局一个单位调去搞宣传。不久在哥哥的帮助下,考上了上海美专,毕业后进入上海戏剧学院油画系研习了几年,终于把绘画事业选为终身职业。1979年至1980年两年间,他在上海轻工业学院教授美术,成为一名年轻的大学教师。 那时,正逢改革开放之初,陈逸飞的创作激情喷涌而发,接连画出了《占领总统府》、《黄河颂》、《踱步》等经典名作,成为声名鹊起的油画家。为了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去欧美观摩世界艺术大师的原作,他怀揣30美元闯荡美国的故事,许多人都耳熟能详。 1981年,逸鸣在哥哥的帮助下,也到了美国发展。当时逸飞的画震动了很多收藏家,他在纽约建立了画室。兄弟俩很默契地有一样的想法,彼此的画不要一样,否则另一个就没有艺术生命了。当逸飞醉心于周庄粼粼水影时,逸鸣把在惠安海滩边写生的画拿出来说:“哥,你是以河为家,我是以海入户。” 兄弟俩不同题材与风格的绘画受到美国画坛的瞩目,在逸飞成为美国哈默画廊签约画家后不久,逸鸣也与哈默画廊签约。 1987年,逸鸣在纽约著名的瓦列?芬得莱画廊举办了赴美首次个人艺术展,展出了惠安海滨渔村风情画,获得了成功。1990年,哈默画廊举办了“陈逸飞、陈逸鸣兄弟画展”,这在世界画坛很罕见,自然轰动一时。 兄弟画展以后,两兄弟又画起了新的题材。逸飞从西洋乐女联想到中国音乐人物,接连创作了《浔阳遗韵》、《夜宴》等中国民族器乐演奏人物系列画。这些画成了中国画坛先锋代表,作为第一批中国油画进入美国和香港佳士得拍卖,而且拍得天价,顿时引起世界震动。逸鸣画出《仕女系列》、《芭蕾系列》等油画,2000年在哈默画廊举办了“中国风”大型油画展。 对于逸鸣的成长、发展、成功,有人说他是依靠哥哥的帮助取得的。逸鸣在许多友人面前说:“对于哥哥,我是始终感恩的,我有这样的哥哥一直感到幸运与光荣。2005年他离开我们之后,我有很多日子浸沉于悲痛之中不能自拔。看着我俩合拍的照片,我忍不住会流泪,拭去眼泪之后,我会喃喃地对他说:我会更好地继承你的绘画理念,拓展你的绘画风格。” 为此,在“陈逸鸣艺术展”规划八个系列200幅作品时,唯一一幅临摹其兄《二重奏》里一位大提琴手的画作,命名为《大提琴手——向哥哥逸飞致意》。对哥哥之情,千言万语尽在此画中。 艰辛办展事 完美艺术行 画展的八个系列油画,由于创作时间跨度三四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