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修一:2-3分解纤维素微生物分离课件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姐划荔命壕则签配糊损闽珊镶桐单豪萄灸歇呐酶估此抗棵帐操叭并戒灯训选修一:2-3分解纤维素微生物分离课件选修一:2-3分解纤维素微生物分离课件;课程标准
1.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2.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课标解读
1.简述纤维素酶的组成及作用。
2.掌握从土壤中分离某种特定微生物的操作技术。 ;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2.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1)筛选方法: 法。
(2)筛选原理: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 ,当纤维素被 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 ,我们可以通过 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思维激活1] 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中“选择因子”是什么?
提示 纤维素分解菌中唯一的碳源是“纤维素粉”,唯有能利用纤维素的微生物方可在该培养基上生存,其他微生物将因缺乏碳源而无法生存,以此,可筛选到纤维素分解菌。;1.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原理
即:可根据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2.筛选过程中涉及的两种培养基
(1)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
①配方:;②该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利用液体选择培养基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2)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
①配方:;②此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在其中加入刚果红可形成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据此可筛选到纤维素分解菌。;【巩固1】 分析下面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
纤维素粉 5 g
NaNO3 1 g
Na2HPO4·7H2O 1.2 g
KH2PO4 0.9 g
MgSO4·7H2O 0.5 g
KCl 0.5 g
酵母膏 0.5 g
水解酪素 0.5 g;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 mL。
(1)此培养基配方中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氮源的分别是______、______。
(2)此配方为______培养基(根据物理状态)。
(3)此培养基选择出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该培养基的唯一碳源是纤维素粉,氮源有NaNO3、酵母膏。因没有凝固剂成分,因此,该培养基从物理状态上看属于液体培养基。因该培养基仅以纤维素粉为唯一碳源,因此,可用于选择培养纤维素分解菌。
答案 (1)纤维素粉 NaNO3、酵母膏 (2)液体 (3)纤维素分解菌;
1.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设计
(1)实验流程:土壤取样→ (此步可省略)→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 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 的菌落。
(2)土壤取样
采集土样时,可以选择 的环境。;(3)选择培养
①目的: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 ,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要的 。
②选择培养:称取土样20 g,在无菌条件下加入装有30 mL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将锥形瓶固定在 上,在一定温度下振荡培养1~2 d,直至培养液变 。也可重复选择培养。;③挑选菌落
a.刚果红染色法,挑选 的菌落,一般即为分解纤维素的菌落。
b.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包括两种,一种是先 ,再加入 进行 反应,另一种是在 时就加入刚果红。;2.课题延伸
(1)为确定得到的透明圈中的菌落是纤维素分解菌,需要进行 的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
有 和 两种。
(2)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
一般采用 。;[思维激活2] 由“选择培养”实验操作过程请你推测纤维素分解菌的异化类型是需氧型还是厌氧型?
提示 由选择培养操作中“将锥形瓶置于摇床上”可推测纤维素分解菌的异化类型为需氧型。;1.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流程;2.两种刚果红染色法比较;优点;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