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课程的实践性及其操作-上海航空服务学校.DOC

服务课程的实践性及其操作-上海航空服务学校.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服务课程的实践性及其操作-上海航空服务学校

服务课程建设及其教师专业发展 陈 耀 国立教育学院 南洋理工大学 2009年6月 服务课程建设及其教师专业发展 陈 耀 国立教育学院 * 为所修的教育管理硕士课程而呈交到南洋理工大学的论文 * 2009年6月 致 谢 1982春,我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27年后,组织又送我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攻读教育管理硕士课程。经过几番绞汁,今天,“课程论文”终于可以呈交了。 我要感谢新加坡南华中学校长符传丰博士,作为论文指导教师,他给我指出了论文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他的许多真知灼见开拓了我的研究思路,提高了我的研究质量;作为校长,他给了我掌校的启迪,是我学习的榜样。他的《校长讲学生画》“勾勒出他的治学之风、治校之格”(张延明),其意境耐人寻味。 我要感谢张延明教授对我的关心和指点。张教授学识渊博,出入乾坤、融贯东西、住居南北;张教授功高德厚,天地人有其位、日月星有其辉、度量衡有其为。做他的学生,实乃三生有幸。我现在经常思考的是:我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要到哪里去? 感谢黄博智老师、程元善老师、顾清扬老师、陈惠萍老师、蔡秀聊老师、骆良明督导的精心授课和指导,使我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完善,眼界更为宽阔。也要感谢吴中博总裁的热情讲解和热心接待,使我对校长的奋斗和能力有所感悟。 感谢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学习深造的良好平台。 感谢沈玉顺老师、吴志宏老师、应俊峰老师、戚业国老师、刘莉莉老师、王俭老师、张远增老师,通过他们的讲课使我的实践经验得以升华、理论水平得到提高。也要感谢田爱丽老师为我们这个团队所做的工作和对我的信任,使我倍感集体温暖。 感谢上海市教委、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及其相关部门领导的支持和厚望,使我保持着一种进一步使学校科学发展,造福教师和学生的强烈愿望。 虽然有各位老师的帮助和领导的支持,但局限于自己的理论和能力水平低、相关资料的缺乏等原因,研究成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本人恳请各位专家、学者和领导批评指正。 目 录 致 谢 I 目 录 II 内容摘要 IV 绪 论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研究思路和意义 2 三、研究的问题和内容 3 四、研究方法 3 第一章 服务的本质 4 第一节 服务的涵义 4 第二节 服务的特征 5 一、不可触摸但可感知 6 二、不可分离但可互动 6 三、不可贮存但可记忆 6 四、不可同质但可提高 7 五、不可转移但可传播 7 第三节 服务概念的界定 7 第二章 服务德性和服务素质 10 第一节 服务德性 10 一、服务的利他性和利己性分析 10 二、服务德性体现中华优良传统 11 三、服务德性与学校德育 12 第二节 民航服务人员素质 14 一、民航服务的特点 14 二、服务人员的素质 15 第三章 服务课程的开发 18 第一节 服务课程 18 一、服务课程的涵义和校本意义 18 二、服务课程的内容类型 18 三、服务课程的全球化、本地化和个性化思考 19 四、服务课程的潜在性和实践性 20 第二节 服务德性的形成机制和途径 20 一、服务德性的主要内化机制——认同 20 二、服务德性的主要外化机制——仿效 21 三、体验是服务德性形成的最佳途径 21 四、培养服务德性的现代视角 23 第三节 服务课程的显性开发 24 一、显性课程框架 24 二、显性课程的必修内容 25 三、显性课程的选修内容 27 四、服务课程资源基本框架 27 第四节 服务课程的隐性分析及其操作 28 一、何谓隐性课程 28 二、隐性课程的作用 29 三、服务德性呼唤隐性课程 29 四、服务课程中隐性因素的开发 30 第五节 服务课程的实践性及其操作 32 一、实践课程的理念和性质 32 二、实践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33 三、实践课程的活动形式 35 四、实践课程的活动要注意的问题 35 第六节 服务课程的实施模式 36 一、服务观念澄清模式 36 二、体谅模式 37 三、社会实践模式 38 四、服务德性讨论模式 38 五、相倚性模式 39 第四章 服务课程和教师 41 第一节 服务型教师的特征 41 一、服务型教师的课程领导 41 二、服务型教师与服务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42 三、服务型教师营造学习型学校 43 第二节 服务型教师与学生的交往 45 一、服务型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层次 45 二、服务课程下的师生关系。 46 三、服务型教师需要明确和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48 第三节 服务型教师的专业发展 49 一、专业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49 二、服务型教师的专业发展特点 50 三、服务型教师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54 结 论 58 参考文献 59 内容摘要 本文是针对S航空服务学校“服务”特色形成的校本研究。在国家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