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通梁林家古宅谈澎湖传统民宅的形式变迁-正修科技大学.PDF

由通梁林家古宅谈澎湖传统民宅的形式变迁-正修科技大学.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由通梁林家古宅谈澎湖传统民宅的形式变迁-正修科技大学

由通梁林家古宅談澎湖傳統民宅的形式變遷 ∗ 張宇彤 YU-TUNG, CHANG 中文摘要 民宅是建築中最基本、最廣泛、與人關係最密切的部分,來自外在環境的影響,往往在其形式及 空間構成上直接地反映與呈現。藉由民宅形式衍化的分析,實可洞悉移民過程中民宅形式因應環境的 變遷而進行的調整與修正。 在民宅形式變遷的分析上,最大的問題來自形式年代的不確定性,民宅形式常因應家族的成長、 使用需求、經濟能力與社會地位的提升,隨時間的發展而有所變動,如此便影響民宅形式發展與環境 變遷之間對應關係的探討與釐清。因此,民宅年代的確定,是形式發展研究上首要的工作。澎湖在日 治時期諸多的遷村行動,為日治時期民宅形式作法提供實證,但清領時期的形式作法,卻無可確定的 實例。 通梁林家古宅位於澎湖縣白沙鄉通梁村 47 號,據目前相關史料研判,創建年代至少在清乾隆三 十三年(1768)以前,距今約二百餘年的歷史,為目前澎湖地區少見之年代久遠、形制完整的案例。 其形式中的大型脊頭、木櫸出櫸、尪架等,均未見於日治以後的民宅中。尤為難能可貴的,其相關史 料極為豐富,有足夠的契約、族譜可供佐證其確實的創建年代,在民宅形式變遷的研判上扮演著重要 的佐證角色。故而本文以通梁林家古宅為開端,透過與澎湖現存傳統民宅形式特徵比對的方式,理出 澎湖傳統民宅形式變遷的脈絡,並藉由其衍化背後因素的解析,探討其形式衍化背後的動力。 關鍵字:澎湖傳統民宅、形式變遷、衍化 ∗ 正修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專任副教授∕成功大學建築博士 Ceng Shiu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and Interior design Associate professor/ Doctor of Architec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Taiwan. 一、前言 在台灣傳統民宅形式衍化上,澎湖傳統民宅是相當特殊的案例,其承繼閩南地區濱海漁村普遍應 用的小規模合院的平面格局,並應用本地盛產的硓石取代原鄉磚石構造材,形構出極具地方特色的 民宅形式。這種由原鄉磚石構造形式轉變到以硓石為主要建材的過程,也就是原鄉形式「在地化」 歷程探討,在過往的研究中,雖有所討論,但由於缺乏澎湖早期民宅確實的樣本,使得以訪談或結構 邏輯關係推演所得的結果,易受到質疑。而缺乏早期民宅確切樣本,也使得澎湖硓石民宅與原鄉形 式間的關連研究處於空白。 澎湖在宋元時期就已有人定居,明代的海禁政策使得澎湖一度成為墟地,明代後期的「隆慶開海 」以及軍隊的汛守,使得澎湖成為閩南沿海漁戶的活動地,到了明末崇禎年間,由於躲避戰禍,開始 有大量移民由漳泉沿海移居澎湖。本文擬以通梁林家古宅為對象,藉由通梁林家所保存的分家鬮書、 地契、門牌,確認澎湖縣歷史建築通梁林家古宅為明末崇禎三年(1643)移居澎湖的林四之孫林鎮, 在乾隆初所建的民宅實例。並以其為澎湖早期民宅樣本,重新檢討筆者過往以澎湖全島普查為基礎所 著之〈澎湖傳統民宅形式衍化及意涵〉中,所提之平面格局及立面形式發展演繹的八項特徵,以確認 澎湖民宅形式衍化的歷程。 二、通梁林家古宅的創建 1.漳浦烏石林四的遷澎 根據林氏族譜記載,通梁林氏開基祖林四於明崇禎末(1643)(時年二十二歲),帶著父母香火, 由福建漳浦烏石鄉(今福建漳浦舊鎮鎮)遷居澎湖縣白沙鄉。遷居澎湖的真正原因為何?族譜上並未 見記載,但離鄉背井遠渡重洋遷居澎湖,應有其重大原因。明萬曆年間福建巡撫許孚遠的《疏通海禁 疏》中清楚記載漳州地區居民向海討生活的史實,「…看得東南濱海之地,以販海為生,其來已久, 而閩為甚。閩之福、興、泉、漳,襟山帶海。田不足耕,非市舶無以助衣食,其民恬波濤而輕生死, 亦其習使然,而漳為甚。」由此可知,林四遷居澎湖的主因應是生計的追求。然澎湖在明代也並非一 開始就可自由遷徙定居的。 明洪武三年(1370)後,朱元璋陸續撤掉泉州、明州等市舶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