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浅谈江春霖与寺庙楹联.PDFVIP

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浅谈江春霖与寺庙楹联.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浅谈江春霖与寺庙楹联

文以載道,文以明道 ——淺談江春霖與寺廟楹聯 ● 莆田六桂文史研究會 江啟亮 中國科舉時代的文人,皆擅長寫對聯,即使是詩書詞賦的高手,也常以撰寫 對聯來裝點名山大川、古跡勝地、寺園廟觀、亭台閣樓等,或寓意抒情,或告誡 規勉,至於民間喜慶壽喪、迎賓送友,也常以對聯應時作禮。 江春霖作為晚清的名御使,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他的忠孝思想,對社會人 生的深刻揭示,對官場風雲變幻的無奈,多以楹聯這一短小精悍的藝術形式褒揚 貶責,規勉祝願,直抒胸臆。其所書對聯,用典頗多,意味深長。光緒末年,清 王朝國運衰微,官場腐敗已病入膏肓。江春霖作為晚清諫官,在連劾奕匡力及袁 世凱竊國大奸後,毅然辭官歸養。在離京辭別同僚好友時,題贈留別詩三首,其 中既有:「葵藿有心空向日,芻蕘無力可回天」的感歎,又有「良朋何日重攜手, 事主同時半比肩」的眷戀。辭官後的冷靜反思,對官場的大徹大悟,使他在返莆 隱居後,居然蓄髮道裝,研習道釋之精義,其間的很多作品都體現這一思想。歸 隱生活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即頻頻應邀出入寺廟道觀等文人學士寄情抒臆的場 所,多有碑刻墨寶流傳。江御使以忠孝戇直聞名,故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其書 法瘦勁清,字裏行間透著一股凜然正氣。民間盛傳其墨寶能驅惡鎮邪,時人爭寶 之。每得之,則懸挂廳堂,視為傳家寶,傳之後世。其實這是世人對忠臣孝子精 神的一種認可與褒譽。江御使晚年書藝已臻爐火純青,故此後作品多鈐蓋「梅陽 山人五十七歲書」閒章。為寺廟題字也多鈐蓋「遊方之外」章。當然西太后御賜 的「特旨戇直」玉石章是一直都使用的。 江御使書法作品的另一大類,則是寺廟道觀等宗教勝地楹聯和碑刻。當時福 莆仙等地的叢林住持邀其題匾書額,題贈對聯,寺廟也多因江御使的名望而沾光 溢彩。其中地處涵江區江口鎮「囊山寺」所存的對聯較多,所幸能避過十年浩劫 的毀壞。今特推介,與讀者共賞。 「囊山寺」原名「囊山慈濟寺」,莆田五大叢林之一,地處江口鎮西北約五 公里處,由唐代高僧妙應禪師創建,曾為唐宋時福泉古官道必經之處,是當時著 名的宿站,故歷代名人題刻頗多。江春霖與當時的住持私交頗深,應鄉賢善信之 約,為該寺「香積廚」題對聯六副,寓意深刻且幽默詼諧。香積櫥大廳外大石柱 聯曰: 但既來則安,俗緣自去。 非所種不食,苦行何奇。 外壁柱上聯曰: 雖一世長齋,未嘗不飽。 即八珍美味,亦復何加。 步入香積櫥大廳有四對大石柱,其上各刻一聯。 其一 有意便來,莫問我山中何食。 無緣且去,誰教他飯後鳴鐘。 其二 度世有方,只看眉低目怒。 潤身唯德,莫嗤腦滿腸肥。 其三 運水搬柴,都算作修行功課。 斷齏畫粥,也須知稼穡艱難。 其四 五蘊皆空,得句應無蔬筍氣。 萬錢枉費,充腸惟有菜根香。 這些對聯,形象地刻畫出家僧人清苦修行,自食其力而又脫離塵世,悠然自 得的佛門清靜圖。對聯在佛理裏透著儒家思想。儒、道、釋尊為「三教」,但其 精髓仍有共通之處,即是「教化之功」。現代人若細細品讀,頗有啟迪意義,所 謂文以明道,文以載道,信其然也。除此之外,江口鎮石獅村有「順正堂」三字 亦為杏村御使在宣統辛亥年所書,內有一聯曰: 擷老佛精別開宗教, 守孔孟道不為異端。 可見江御使晚年的思想,大都以對聯的形式抒寫胸臆。江春霖在離開京師時,曾 去朝拜北京楊繼盛祠,並題一聯,至今尚在,聯曰: 三疏留傳,枷鎖當年稱義士, 一官歸去,錦衣此日愧先生。 楊繼盛為明朝耿直忠義的清官,當年因連三疏彈劾奸臣嚴嵩父子,終被殘忍地殺 害。江御使連劾慶親王奕匡力父子七疏後,為權貴所不容,辭官歸養,但仍著錦 官服還鄉,故有下聯之句。江御使還莆後,在涵江江口鎮聖壽寺題一聯曰: 幸有一聯開覺路, 愧無玉帶鎮山門。 其辭歸故里,故有「愧無玉帶」句。典出宋朝大學者蘇東坡曾以官服之玉帶留鎮 佛印大師的山門。此一北一南兩副對聯,遙相呼應,耐人尋味。有獨無偶,江御 使在民國乙卯年(一九一五)邀性運禪師重建涵江國歡寺時,也題一聯,至今仍 留刻在大雄寶殿佛座之兩旁,聯曰: 賴有金繩重興梵宇, 愧無玉帶留鎮山門。 內容與聖壽寺的題聯意義幾乎相近,只可惜其字因多次臨拓,已失去原來之風 骨。可見江春霖御使晚年時對儒釋文化的鍾愛。 總之,江春霖御使的對聯及中堂、四條屏等藝術形式在福莆仙流傳較廣。近 年來港、澳、台及新、馬、泰等地都有其崇拜者,尤其是臺灣民間,爭先收藏其 墨寶,成為聯繫民族文化的重要紐帶。v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