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初期交通建设的经济效益-nationaltaiwanuniversity.pdf

日治初期交通建设的经济效益-nationaltaiwanuniversity.pdf

  1. 1、本文档共29页,其中可免费阅读9页,需付费100金币后方可阅读剩余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4、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治初期交通建的效益敏佳慧日治初期是台代成的起多者推交通建是台代成的重要因素但其中的制何尚分析本文的分析路通基隆高雄港整建之後成本下降易增加台形成一整合市易提升民增的因分析示路通後站地稻作的平均每甲量上升大於非站地此外站地之地上升幅度也大於非站地反映量上升所生的聚集外部利益因此日治初期的交通建的有提升生力之效果基建路生力聚集分代清朝治台的年期台的土地不也持增加但是矢原忠雄裕等者均指出清治末期台依然是到了日治初期台的才出性晚近的研究者提出一步的支持性的法例如魏立日治初期出生的台人大後的身高著高於清

日治初期交通建設的經濟效益 吳聰敏 .慮佳慧∗ 日治初期是台灣現代經濟成長的起點。 許多學者推測, 交通建設是 啟動台灣現代經濟成長的重要因素; 但其中的機制為何, 則尚無實 証分析。 本文的分析發現, 縱貫鐵路通車與基隆高雄兩港整建之後, 運輸成本下降, 貿易增加, 台灣形成一個整合市場。 貿易機會提升農 民增產的誘因。 實証分析顯示, 縱貫鐵路通車後, 車站地稻作的平均 每甲產量上升大於非車站地。 此外, 車站地之地價上升幅度也大於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