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轼词二首ppt
豪放——婉约 宋人俞文豹《吹剑录》:“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歌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坡为之绝倒。” 风流旷达苏东坡 被贬儋州(今海南): “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 “贬谪三适”: 旦起理发,午窗坐睡,夜卧濯足 墨迹 枯木怪石图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词牌由来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传说唐玄宗曾亲自作曲填词,命念奴歌唱,果然娇滴滴如夜莺啼鸣,婉转转似百灵放歌,活泼泼如鸳鸯戏水。玄宗龙颜大悦,遂将此曲定名为“念奴娇”。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千古,首句“大江东去”,末句“一樽还酹江月”,故“念奴娇”又名“大江东去”或“酹江月”。 写作背景 北宋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为三国时期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曾两次到此游览,写下了两篇游记和这首词。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写古迹,记古人、古事,以古比今,言志抒情。 整体感知 这首词写了哪些内容?上、下阕的角度有何不同? 鉴赏写法 豪放之词:描绘雄奇之景 刻画豪迈之人 抒发壮志豪情 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借代 对比烘托:以景衬景 以景衬人 以人衬己 定风波 词牌由来 定风波: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写作背景 “三月七日”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的三月七日,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 据《东坡志林》卷的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 咏怀古迹诗 上:绘长江 咏赤壁 下:怀周瑜 伤己身 景 情 史 赤壁美景: “雄奇” 乱:岩石山崖险怪 穿:山崖陡峭高峻 惊:江水之汹涌 拍:惊涛力度之大 卷:波涛气势之大 渲染磅礴宏伟的气势 小乔初嫁 _______ 年青得意 雄姿英发 _______ 俊美潇洒 羽扇纶巾 _______ 风流闲雅 谈笑间 _______ 自信从容 樯橹灰飞烟灭 _______ 才能卓越 周瑜形象: 少年得志 建功立业 周瑜 年龄:34 婚姻:幸福美满 外表:雄姿英发 职位:东吴都督 际遇:功成名就 苏轼 年龄:47 婚姻:屡遭不幸 外表:早生华发 职位:团练副使 际遇:屡遭贬谪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一种理解是此时苏轼善于自我解脱,自解自慰,比较达观; 另一种理解是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沉,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 体悟情感 情景交融 词前小序 时间: 1082年3月7日 沙湖道中 地点: 人物: 同行 、余 感觉: 狼狈、不觉 事件: 遇雨 已而遂晴 相关链接 五祖欲求法嗣,令诸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时惠能正在厨房舂米,听了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因自念一偈:“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五祖便将衣钵传给了他。 以小见大:以生活小事为题材来表现对人生的思考。 曲笔抒情:“风雨”既是眼前的实景,又虚指作者的人生遭遇。 鉴赏手法 * * * * * 苏轼词两首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定风波》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的公元1037年出生于四川眉山,1101年死于江苏常州,终年65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弟辙并称为“三苏”。南宋时追谥文忠。 苏轼的三位“王”妻 原配:王弗,生长子迈 “敏而静,有识” “幕后听言” 陪伴苏轼十一年之后病逝(27岁)。苏轼依父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又过了十年,苏轼为王弗写下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江城子·记梦》。 苏轼的三位“王”妻 江城子·记梦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的三位“王”妻 续弦:王闰之,生二子迨、三子过 “三子如一,得失如一,随遇而安” 王闰之陪伴苏轼经历官海的大起大落。他们共同生活的25年,先后历经著名的“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