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62例疗效观察.docVIP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62例疗效观察.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62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62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消炎痛结合中医中药临床辨证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32例采用消炎痛结合中医中药临床辨证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消炎痛治疗。疗程10d,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6.25%,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治愈率40%,总有效率6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消炎痛1mgkg-1?次-1口服,3次/d,10d为1个疗程。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中药临床辨证施治。因为小儿神经性尿频在中医临床辨证方面大多属于中气不足,膀胱约束无能,上虚不能制下所致。证见:患病日久,小便频数,淋沥不清,精神倦怠,面色无华,手足不温,舌质淡,苔薄腻,脉细无力。治宜补中益气,培补脾肾。方用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加减。药如:炙黄芪10~15g,党参6~10g,白术5~10g,当归3~6g,陈皮5~10g,淮山10~20g,炙甘草3~6g,益智仁5~10g,桑螵蛸5~10g,覆盆子5~10g,芡实10~20g。加减:若心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加茯神、菖蒲、远志;动则汗出加煅龙骨、煅牡蛎敛汗固涩,若兼畏寒怕冷,则加乌药、补骨脂、菟丝子温补脾肾。1剂/d,水煎2次,早晚分服,10d为1个疗程。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痊愈:经1个疗程治疗后,症状消失,排尿次数每天少于10次。好转:症状明显改善,但排尿次数仍在每天10次以上。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2.2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痊愈18例,好转lO例,无效4例,治愈率56.25%,总有效率87.5%。对照组痊愈12例,好转7例,无效ll例,治愈率40%,总有效率63.33%。两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2.3 病案举例 患儿6岁,尿频尿急2个月,无尿痛,多次尿常规、清洁中段尿培养均无异常,西医诊断为神经性尿频,以消炎痛、阿莫西林、谷维素等口服治疗10d,症状无改善,故来中医科求诊。望诊:面色苍黄,精神倦怠,动则汗出,心神恍惚。问诊:纳差,便溏,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舌质淡,苔薄腻,脉细弱。中医辨证属脾肾气虚,下元不足,膀胱失约所致。治宜益气补肾,应用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加减。药如:炙黄芪10g,党参6g,白术5g,当归3g,陈皮5g,炙甘草3g,淮山10g,益智仁4g,桑螵蛸5g,覆盆子5g,芡实10g,1剂/d,水煎2次,早晚分服。上方服5剂后病情减轻,稍作加减,又服5剂,症状全部消失,依原方再巩固治疗10d,随访1年未再复发。 3 讨论 神经性尿频在儿童中比较常见,但本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还未十分明确,目前大多数专家认为本病系酸血症致酸性尿所引起。膀胱三角神经组织因长期受酸性尿刺激,兴奋性增高,从而出现尿频、尿急症状。文献报道某些体内因素可使前列腺素合成增多,可抵消肾小管对抗利尿素的应答,损害肾小管对钠、重碳酸盐的重吸收。用消炎痛治疗后,肾小管对钠、重碳酸盐的重吸收增加,尿渗透压亦增加,因而纠正了酸血症和酸性尿,解除了膀胱三角由酸性尿刺激所致的尿频、尿急症状,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在临床中,笔者在这一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调整脏腑功能,使其治愈率及总有效率都有所提高,真正地体现了中医学人体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的特点。因为中医理论认为,神经性尿频属中医“淋证”范畴,其病位在膀胱,病机是气虚下陷,气化失司,下元不固所致。《素问秘典丸》云:“膀胱者,洲都之官,津液藏,气化则能出矣”。膀胱气化失司,则水道不利,下元不固,小便频急,淋漓不尽。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膀胱气化功能才得以正常发挥,脾虚则气虚下陷,以致膀胱固摄乏权,约束无力,小便频繁而量少。观察临床所见,神经性尿频患儿多伴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纳差便溏等脾肾气虚症状,甚至因气虚血亏,血不养心而出现心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因为小儿脏腑娇嫩,而发育迅速,对水谷精气的需求比成人更迫切,以致“脾常不足”,故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围绕脾肾气虚,采用补益脾肾为主常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另外,还有部分专家认为小儿神经性尿频与小儿的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有关,因其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能较差,而且这一功能最脆弱,最易受损。也有部分患儿是因为家庭及环境变化而引起,比如家庭成员的突然死亡,或因突然离开父母(如新入托儿所、幼儿园、上学和住院等),或因害怕打针和考试等导致的急性紧张或焦虑所诱发。因此,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家长应对儿童多加关心,应反复告诉患儿,他(她)们是健康的,尿频症状也会很快改善的,从而消除患儿的不良心理因素,并鼓励患儿说出他(她)的烦恼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