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保留灌肠合西医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疗效研究
中药保留灌肠合西医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疗效研究【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0.0%。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疗效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呈连续性非节段性分布,多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本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往往迁延难愈,且复发率高。后期甚至恶变。目前本病的西医治疗缺乏特效方法。笔者采用中药灌肠合西药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0例病人均为我院2006年2月~2010年8月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9.5岁;病程5个月~12年。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0~59岁,平均38.2岁;病程3个月~15年。两组病例经统计学处理(t检验),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标准[1]。临床表现: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粘液血便、腹痛,伴有不同程度全身症状,少数患者只有便秘或无血便。结肠镜检查所见:A.粘膜有多发性浅溃疡伴充血水肿,病变大多从直肠开始,呈弥漫性分布;B.粘膜粗糙呈细颗粒状,粘膜血管模糊,脆易出血,或附有脓血性分泌物;C.可见假性息肉,结肠袋往往变钝或消失。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SASP),发作期每次1g ,每日4次口服;缓解期每次o .5g ,每日 4次口服。 2.2 治疗组 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加用自拟的解毒愈溃汤灌肠,方药组成:白头翁25g ,黄连6g ,黄柏20g ,白芍15g ,地榆炭15g ,秦皮10g ,大黄6g ,丹参10g ,甘草6g ,锡类散1 .2g。每日1剂,水煎后取汁100ml直肠给药。灌肠方法:所有患者晚睡前排空大便,取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0cm,将中号灌肠管头部用凡士林润滑,边推药边插管,插入深度约20~25cm ,保留4h以上。 以上两组病例均以30天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在治疗期间均忌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禁饮酒。注意卧床休息,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3 疗效标准 参照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病学术研讨会制定标准[2.3]。临床治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症基本消失,舌脉象基本恢复正常。结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恢复正常或溃疡灶已形成瘢痕,大便常规检查3次正常;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次症改善程度在2级以上,舌脉象基本恢复正常,结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恢复程度达2级以上,大便常规检查红、白细胞每高倍镜视野在3个以下;有效:临床主要症状改善1级以,结肠镜复查黏膜病变恢复程度达1级以上。大便常规检查红、白细胞每高倍镜视野在5个左右;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结肠镜及病理检查无改善。 4 治疗结果 4.1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0%,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经χ2检验),P0.05。 4.2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前后各检查一次血常规、肝、肾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都正常,对照组血常规5例、肝功能2例出现异常,可见治疗组用药安全性高,优于对照组。 5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目前认为可能与遗传、饮食过敏、感染、自身免疫精神等因素有关。近年来,细胞因子在其发病中的作用得到了重视。其发病呈慢性过程,反复发作,已经成为世界重视的疾病之一。 本病在中医属“泄泻” 、“痢疾” 、“肠痹” 、“腹痛”等范畴。其病因有二:其一为外感风寒湿热之邪,以湿邪为主,湿热之邪客于肠胃,湿盛而泄,乃独由于湿耳,不知风、寒、热、虚之不同,未有不源于湿者也。其二为饮食失节,伤及脾胃,或情志所伤,肝失疏泄,横犯脾土,导致脾胃升降失常,运化失职,酿湿生热。泄泻之本,无不由之脾胃。泄泻皆成于湿,湿皆本于脾虚。总之,本病的发生多由于感受湿热或饮食所伤或劳倦过度致脾气受损,湿从内生,湿滞日久,多从热化,温热蕴蒸,壅滞肠间,传导失司,与气血搏结,损伤血络,气凝血滞,血败肉腐,内溃成疡。本虚标实为该病的关键。中药保留灌肠用于治疗溃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