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6例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中西医结合治疗【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7月―2009年6月我院儿科住院的慢性迁延性腹泻患儿46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办法。结果:显效29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不良反应小、简便易行、有效率高,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中西医结合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性状改变和大便次数增多为主要特点的小儿常见病。小儿慢性腹泻在临床治疗上是比较棘手的。笔者3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经观察其疗效,确比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显著,现将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6年7月―2009年6月儿科住院的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46例,均符合1998年5月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会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24例,女22例;迁延性腹泻(病程2周~2个月)28例,慢性腹泻(病程2个月)18例;年龄6个月~1岁23例,~2岁18例,~3岁5例。患儿每天大便7~10次,为黄绿色水样或蛋花状大便,部分含有未消化的食物。实验室检查:便常规脂肪球(+)~(卅),便细菌培养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
1.2治疗方法
全部在采用西药治疗的过程中进行中药治疗,外用艾条灸神阙穴。具体方法为:①西药治疗:口服金双歧片,1岁以下每次0.25g,1岁以上每次0.5g,3次/d,脱水者经口服或静脉补液。②中药治疗:经皮给药治疗仪腹泻贴片(成分:当归,杭菊,当参,乌梅,仙鹤草,白芍,吴芋,丁香等)每天一次贴于脐上和脐下部位,每次20分钟。③外治:用艾条灸神阙穴,每次灸15~20min,至局部皮肤稍热为度,每天3~4次。病情好转后改为每天1次,直至治愈。一般治疗3天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
1.3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迁延性与慢性腹泻疗效判断标准[2]评定。显效:①症状及体征消失,一般情况恢复正常;②脱水纠正;③大便性状次数及化验正常有效:①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②脱水基本纠正;③大便次数5次/日,性状改善显著无效:治疗5d时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统计学处理采用u检验和t检验。
2结果
46例患儿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显效29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
3讨论
婴幼儿腹泻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和死亡原因,易迁延反复,病情迁延难愈,引起肠道吸收障碍,使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降低,从而可能导致小儿营养不良、佝偻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3]。由于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因复杂,甚至部分病例病因不明,因此须采用综合方法进行治疗。
采用西医治疗迁延性腹泻的主要原则是积极作好药物疗法、液体疗法及营养治疗法,临床中在治疗药物的选择上一般慎用抗生素类药品,重点在于调整和恢复肠道菌群生态平衡,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这些西医治疗方面在临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本组采用的金双歧是一种混合活菌制剂,其组成份是:长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等;其主要病理是通过直接补充肠道的有益生理细菌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激活人体吞噬细胞活性, 降低血脂及血内毒素水平,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因而达到治疗腹泻病及肠菌群失调症的目的。
我国传统中医认为,引起小儿腹泻的主要原因是感受外邪、内伤饮食和脾胃虚弱等。其主要病变在脾胃,因胃主腐熟水谷,脾主运化精微,如脾胃受病,则饮食入胃,水谷不化,精微不布,合污而下,致成泄泻。由于小儿具有脾常不足、运化功能尚未健全的生理特点,而生长发育所需水谷精气较成人更为迫切,所以常容易被饮食所伤。因此中医主张治疗重点应在脾[4]。
综上所述,笔者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既发挥了西医能迅速纠正脱水,缺什么补什么的长处;又发挥了中医辨证论治,能较快的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之长?二者结合治疗本病较单纯用常规治疗方法具有明显的治愈率高?疗程短的优势,因此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
[2]方鹤松,魏承毓,段恕诚,等.腹泻病疗效标准的补充建议[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4
[3]陈舜年,许春娣.儿科消化病临床新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63-69
[4]王晓波,苗艳君.婴幼儿腹泻的中医治疗[J].内蒙古中医药,2006(6):25-26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可爱的中国读》书分享会PPT课件(带内容).pptx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语言文字运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含解析).pdf VIP
- 1幼儿园班级幼儿图书目录清单(大中小班).docx
- 父女性可行性研究报告.pptx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含解析).pdf VIP
- 中级综合英语(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试题(答案).pdf
- 标准图集-2004浙G28 锚杆静压桩.pdf
- RISNTG041-2022 城市工程系统抗震韧性评价导则 (optimized).pdf
- 带状疱疹ppt课件课件.ppt VIP
- 2024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中国疼痛专家共识解读课件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