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作为一种世界观-北京电影学院.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影作为一种世界观-北京电影学院

电影①:作为一种世界观 刘德濒 提要: 可信性有力地支持了电影作为一门感受的艺术,它强调电影作者对世界和自身独特的主观认识,也强调电影接受者的主观认同,电影便如此完成对物质世界的一次又一次陈述,它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独立性的、创造性的陈述世界。这就是我们的电影世界观。 进入90年代,中国电影在整个社会昂扬向上的景观中,却呈现出一派沉寂。理论家们发出“理论寂寞,事属必然”的无奈哀惋。过去十几年间,以本体论研究为发端,电影理论着实轰轰烈烈了一把。随后,理论家们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将欧美用30年走过的电影理论历程,重新演习一遍:符号学、叙事学、精神分析批评、女权主义批评、意识形态分析,一直到人云亦云的“后殖民语境”。几着下来,创作者们面对目不暇接的新名词变得无所适从,于是,敬而远之;理论家则在十八般兵刃中挑来选去,武器不知哪个称手,话语也变得无知所云。到了世界电影百年祭之时,再也演绎不出什么新花样,理论界便只好沉寂! 可是,中国电影发展所急需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理论批评方法和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 今天,在“第五代”色彩饱和的影片绚烂了十年,变得暗淡之后,我们才幡然醒悟,创作者群落中的相当数量,还没有掌握电影的基本技法。中国电影在一片虚假造作的斥责声中,显得弱不禁风,“五代”之后,几近无人。又是在百年祭之时,电影学院周传基教授呼吁多年——我们还不懂“怎么拍”——的问题,听起来更掷地有声。它是不是在提醒我们跳出赶时髦的思路,多想点电影本身的事情。中国电影理论已经走完由繁荣到沉寂的第一个轮回。现在,是不是第二个轮回的开始?电影本体论研究是不是应该重新兴起?也许,这是我们认识电影、振兴电影的新起点。 早在1928年,谢尔曼·杜拉克在倡导“视觉主义”的探索中,曾天才地提出:“电影将引起对我们世界看法的改变”的命题。遗憾的是这个问题并没有引起我们的关注。电影与世界观是什么关系?澄清电影世界观,对解决“怎么拍”有什么意义?这些电影创作的根本性问题,我们一直照搬俄国人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的“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的论断,从来未加思索。由车氏论断演绎而出的“电影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的信条,便俨然成为马克思主义电影观的不破基石。于是,“翻译”出身的中国电影思想界在这里停止思想了。然而,我们那些扛着摄影机的创作者们却屡屡在这里翻船。 偶尔几声对此提出质疑的诘问,也是曲孤和寡。陈凯歌在接受《电影艺术》杂志记者采访时说:“我老是觉得,艺术是反生活的,是和生活背道而驰的。理论家总说艺术是反映生活,要贴近生活。没有,艺术是说梦的。” 陈凯歌导演在一系列创造实践中得出这样的电影观。换言之,我们可不可以反过来说,他抛弃了传统的反映论,才有了那些作为最高典范的中国电影呢? 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优秀的实践也势必要从正确的认识开始。美国学者阿伦·斯比格尔有这样一段论述,颇能引起大家的思考,他说:“当人们认识到电影当前的技巧体现了那些在电影以外仍是生机勃勃的价值和态度的时候,认识到电影技巧是和思维及感觉的方式——有关时间、空间、存在和关系——联系着的,简而言之,是和那已经成为我们文化的整个时代的思维生活的一部分的世界观联系着的时候,他们就真正学到了电影技巧了。” 一、电影是什么 这是个简单得令人难以猝答的问题。在电影发展史上,不同阶段、不同角度、不同流派曾有过许多不同的认识,但有一点,是中外理论界都能达成共识的,即电影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产物。这是研究问题的关键,同时,也应该指出它只探索了问题的一半,是从技术层面来思考电影。 与科技相关的20世纪人文因素是怎样的呢?这是问题的另一半。不难发现,电影的诞生与发展是完全同垄断资本主义(也称帝国主义)的诞生与发展重叠在一起的。历史的偶然性中定会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我们甚至可以认为,电影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物。 1819年,伴着美国汽船“萨凡纳”号横渡大西洋抵达利物浦的汽笛声,欧美国家进入“汽船时代”。欧洲与美洲的航行时间,由两个月缩短到10天。英国于1825年建成世界第一条铁路后,欧美兴起铁路热,到19世纪末,欧美主要工业大国的铁路已经联通四大洲的各个地区。而苏伊士(1869年)、巴拿马(1914年)基尔(1895年)三条大运河的相继建成,最终形成了联结各大洲大洋的海上运输网和陆地运输网。全球性交通网络的形成,改变了地球上各区域彼此隔绝的状态。 就在这时,以英国为先导,欧美各国通过相互引进和利用先进技术,最终完成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让位于垄断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结果,便是由新技术扩散而带来的:A 经济互渗,跨国公司成为这个时代最主要的企业形式,仅以法国为例,50%的法国铁路公司股份是英国人的;B 劳动人员的交换,比如大批移民涌向美国;C殖民扩张。在这种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进程中,势必要求有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