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人土地崇拜.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莒人土地崇拜

莒人的土地崇拜 ???麦收时节,我因有事去莒西拜见忘年老友孟凡升,他原是某乡镇主管农业的一位科技镇长,退休后曾受聘于我原来所在的一家公司任经理?,共事多年,他年长我十多岁,但我们相处的非常好,总以兄弟相称。?? 多年不见,客套没有多少,但那个高兴酒是非喝不可的,时至黄昏,老孟要我留下彻夜深谈,从来不会客气的我,当然也就“必须的”了,何况酒劲也上来了,回家的路又那么远。 忽然,村外有零星的爆竹声,我问老孟:这么晚了还有办喜事的?老孟哈哈一笑:哎呀老弟,才几天不下庄户,就把庄户人的事给忘了?那不是祭场的嘛。我恍然大悟,哦,麦子上场了,这可是咱农民的大事,不管收成如何,这个祭拜土地的仪式总是要有的,即使现在大多数农户都在使用联合收割机,那个用青石碌碡碾平的土场,也基本已被水泥地和塑料篷布所代替,但那个用来收打晾晒的土场依然装在农人的心中。 祭场仪式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小麦未收前,各家各户或几家合伙,选一块离家较近或麦田集中的地块,整平碾压后,等第一天收割来的小麦进场时的黄昏或夜晚,大人们各自带上新买的叉耙扫帚扬场锨,放在场上,然后点燃事先在家用铜板或银洋(现在多用纸币)“影印”下的草纸,慢慢的在场中央烧完后即为礼成,此后,虔诚的老人门还会郑重地嗑上三个响头,默默祈祷今年有个好收成。 入夜,难以入睡,就在老孟院中的石榴树下,边喝茶边聊起了莒地祖辈农人们代代沿袭的土地崇拜。火红的石榴花正在绽放,在灯光的辉映下格外妖娆,像一位怀春的少女,亭亭玉立含情脉脉的依偎在茶桌边,我想,这该是我俩红袖添香夜读书的绝妙时刻啦。 老孟学识不浅,是个历史通,自幼生长并生活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对莒地的民风民俗自然知道的较为全面,于是话题就从远古时代谈开了。 莒地是一块古老又瑰丽的土地,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里劳动、繁衍、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莒文化。莒地先民素有崇拜自然的文化传统,从陵阳河挖掘出土的黑陶器物,以及上面的图像文字中不难发现,五千年前的莒人就已具备了崇高的信仰,从太阳月亮到山鸟林兽,及至若干年后莒人走出了蛮荒,走进了农耕时代的古老文明,从那时始,古人们就已萌发了崇拜土地的朦胧意识。世世代代的莒人们感念神圣土地赐予的衣食,以无声的语言,朴素的形式,表达对这块赖以生存的土地的敬仰,逐渐相沿成俗,从而在人类传统农耕文化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地域特色。 莒人的土地崇拜具体从何时开始,史无祥载,也很难考究,但从春秋时管子:“地者万物之本,诸生之根源也”的语句中不难发现,莒人与华夏各民族一样很早就有了崇拜土地的习俗。? ????????????试犁   此种风俗在莒地分布广泛。元宵节过后,河水解冻,草木乍醒,春天的脚步渐行渐近。休闲了一冬的牛驴骡马在主人的精心喂养下,个个膘肥体壮。土地历经了一个漫长冬天的雨雪滋润和严寒的洗礼,似农家刚出笼屉的“?蒸糕?”般湿湿的、酥酥的。等待着人们去播下新一年的希望。?   此时的农家,便修理好了犁耙、索具。从皇历上专挑了一个好日子。家中的壮年男子们肩上扛着犁,手中牵着牲口,孩子胳膊上挎个箢子,箢子内有馒头、烧纸、鞭炮,来到早已选好的?“春地?”(即没有种上冬小麦的地),先摆好犁、套好牛,再铺开一张烧纸,把馒头码好(一般是五个,谓之?“一碟子供?”?),其后便焚化烧纸,燃放鞭炮,当最后一枚鞭炮响毕。主人便手扶犁把,一声劲喝,似乎是在唤醒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土地。卯足了劲的牲口拉动沉甸甸的犁头划开一层黄土,翻起了散发着芬芳的土浪。犁过几圈,农家也称?“打完墒”后。遂即停犁卸牛,并把上供的馒头全部犒劳给拉犁的牲口们慢慢“享用”,此时,也即宣告了这一仪式的结束,人们心中会默默祈祷着:神灵保佑,今年一定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莒县的部分地区,还有和“试犁”类似的唤醒土地冬眠的仪式——“祭地”。大年初一,家中的所有祭拜仪式和重要亲友之间的相互拜年结束后。祭地的仪式就开始了,一般由一个家庭的男主人来行施主权。主祭者拿了鞭炮和烧纸,选离家较近和地块方正、土质较好的自家地块里,先把烧纸焚化,再把鞭炮用竹竿高高挑起,使一声声脆响传的好远。这里也有个讲究:纸要燃尽,鞭要响亮、顺畅,这昭示着一年的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在一年中这个最重要的节目里,“祭地”展示了庄稼人对土地深切地热爱、崇拜和依赖之情。? 供奉土地神  ?土地爷,莒地人习惯上叫他土地老爷。“多少有点神气,大小是个官儿——独霸一方”这是旧时常书写于土地庙的一副对联。这副绝妙的对联形象地勾画出了土地神的“神格”和特征。如果与另一副对联“黄酒白酒都不论,公鸡母鸡总要肥——尽管端来”联系在一起,更是生动地说明土地神的地位卑微,供品要求不高。但他毕竟是“独霸一方”的“神”,不可怠慢,像人世间的一村之长一样得罪不起,所以又有副妙联曰:“莫笑我老朽无能,许个愿试试;哪怕你多财善贾,不烧香瞧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